高晓松:将《北回归线》唱成一阕青春无悔
中国艺术报
2014-10-20
李博

2014年10月17日公映的电影《北回归线》的主人公李明是一位情场浪子兼情感骗子,可这部影片讲述的却并不是关于一夜情的故事,相反,影片所刻画的那段爱情,无比纯洁。 《北回归线》的创意源自监制高晓松,在年少轻狂的岁月里,除了相貌不及饰演李明的李治廷,高晓松也是一位名闻京城的风流才子,但他却否认李明就是自己的化身。“我监制和导演的影片并不是一定要讲述自己的经历,最重要的是表达自然流露的情感和故事。那些简单直接地将创作者中学时代、大学时代,或者初恋情人、上铺兄弟对号入座的电影,反而难以打动更多的观众。 ”高晓松说。

《北回归线》中的“勾女”高手李明为捕获一只珍品蝴蝶从而救出自己的女友,必须要在360小时内俘获少数民族“女汉子”阿隆芳心。在影片中,高晓松最想表达的是一群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年轻人被云南的纯净生活所改变的过程,“在云南的蓝天和碧野中,人的心是能被融化的。 ”高晓松坦言,自己这想法颇有些一厢情愿:“其实大多数的都市青年到了云南,可能只会被改变两三天,回到北京、上海后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但艺术就需要理想主义一些,所以影片中李明和他的伙伴们最后都变成了十分纯粹的人。 ”

尽管故事和主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但《北回归线》却采用了黑色喜剧的类型载体。“影片的情节支点是一只蝴蝶,无论正邪斗争还是暖心爱情,所有的戏剧冲突都围绕着这只蝴蝶展开,它串联起了荒诞而有趣的情节,并引发了一系列爆笑的‘蝴蝶效应’ 。 ”高晓松介绍道。

高晓松不想《北回归线》成为一部卖段子、卖台词,充斥着巧合、假扮和夸张噱头电影,而是想将它打造成一部“蓝天下的黑色幽默”电影,在爆笑中渗透出点点忧伤。“我希望从意蕴上和视觉上,影片都能开阔一点儿。 ”高晓松表示,“酒吧、商场、婚纱店这些都市爱情喜剧中常见的场景和元素,会被蓝天碧水和质朴村民所取代,与之相对应的,影片中的人物追求的也不仅仅是丰裕的物质和虚幻的情感。这样的设定也许看起来不够商业,但无疑更加厚重和浓烈。 ”

为了更好地表达这份开阔的情感,高晓松专门为《北回归线》谱写了主题歌《九月鹰飞》 ,歌中唱道:“南风也吹,北风也吹,我站在这里,唱一阕青春无悔。蜡炬成灰,天涯相随,满坡的山花,开起来那么美,像我的两行热泪。 ”随性、唯美而又带着淡淡的青春伤感,这首歌一如高晓松那些大名鼎鼎的校园民谣作品,触动着人身体最柔软的地方。“ 《九月鹰飞》点透了《北回归线》的戏魂。 ”高晓松并不谦虚地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