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老百姓生活中去,哪有写得完的东西啊!”
——记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
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32集抗战剧《二十四道拐》正在央视8套热播,作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作,该剧在诸多献礼作品中独树一帜,以国际化视野首次再现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和盟军将士在驰名中外的“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区段浴血抗战的鲜为人知的史实。该剧总编剧、总制片人,贵州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告诉记者,之前从编剧到拍摄到成片过程中,把关每个环节的他总是会比别人更严格,片子已经看了十几遍,许多细节更是经无数遍推敲,而该剧连续多日收视率走高对他来说亦并不意外。看来这个重大题材的得奖大户对于自己的创作颇有信心,而这份自信缘何而来呢?
“我是谁?为了谁?搞清楚这个,一切就都搞清楚了! ”
“历史人物很多,社会事件很多,但写谁不写谁,写什么不写什么,作为一个作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敏锐的洞察力,人物和事件对现实一定要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欧阳黔森对于自己的创作原则十分明晰,也对作家的责任有清醒认知,言语颇显“高大上” ,正如他一直以来带头执行贵州文化精品战略承接贵州省委宣传部重大题材创作计划那般高起点、大格局。
于是,除了日常的多题材创作,似乎每逢重大历史时间节点,我们总能看到他的重大题材力作: 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作的小说和同名大型电视连续剧《雄关漫道》 ,2009年献礼改革开放30周年的小说和同名电视剧《绝地逢生》 , 2011年促进多民族团结共存共荣、和谐发展的小说和电视剧《奢乡夫人》 ,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 。其中,小说《雄关漫道》 、电视剧《雄关漫道》 《绝地逢生》 《奢乡夫人》 4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3次获中国电视“金鹰奖” , 3次获“飞天奖” ,两次获全军电视、电影“金星奖” 。
“作家要有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的世界观” ,在欧阳黔森看来这是作家创作的前提,而他多年来也执著于最能将其淋漓尽致体现的主旋律创作上。“什么是主旋律?不是写地道战这样的创作才是主旋律,主旋律的范围很大,凡是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们历史文化背景,符合老百姓审美需求的都是主旋律。 ”欧阳黔森直言,作家的责任说大一点,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理论和内心世界的支撑,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一定要有自信,要以它作为我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来支撑我们的脊梁,我们才可能有自信,所以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作家自己血是热的才能温暖别人,血液中白细胞有足够的免疫杀毒功能,才能抵御文化侵染。“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我是谁?为了谁?搞清楚这个,一切就都搞清楚了! ”
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剩下的就是如何为了。生长于黔地普通地矿家庭, 19岁就成为一名地质队员的欧阳黔森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8年地质队工作,手持地质锤、放大镜、指南针这“地质三宝” ,他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正因为这样亲近大地,他对家乡这片土地是何土质,哪里有矿藏了如指掌,这便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奠基和绝佳隐喻——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村村寨寨,这里的风土人情,也许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了。多年来,他走过了贵州省84个县市,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用手中的笔在本土中寻找精神的富矿。即便后来成了职业作家,去野外亦是一种常态。而这一过程,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用深入,我一直就在生活中” 。
“地质队都干过,还干不了编剧吗? ”当有人问起作家、编剧之苦时,欧阳黔森会这样自信地回答。8年的早出晚归、日晒雨淋,每天工作15个小时,常常两三个人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一呆就是半年…… “能像人家有一杯茶放在旁边,看一张报纸,就是那时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种堪比野战军的经历成了欧阳黔森人生最大的财富,因为有了这种极限考验,没有什么苦还能难得倒他了。
“去年《二十四道拐》拍摄期间,我们在现场苦战100天,我爱人忍不住去探班,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命了? ’我说现在还谈什么命不命,几百人等啊! ”欧阳黔森告诉记者,像当年拍《雄关漫道》开机了才开始重写剧本一样, 《二十四道拐》 5年前就完成的最初剧本是一个家族戏,不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为更好地完成此次献礼之作,他毅然决定重起炉灶,找来了拍《雄关漫道》时和他共同被誉为“铁三角”的搭档张玉中、庞敏,一头扎进剧组,开始打这场硬仗。“太苦了,晚上工作到两点钟,第二天早上6点就有人敲门拿剧本, A、B组都等着拍剧呢。所以人家叫我文化战士,什么叫战士?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才叫战士! ”
“连稻子怎么种的,一年几季都不知道,能创作好农村题材吗? ”
在《当代》 《十月》 《收获》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 《新华文摘》 《人民日报》等杂志、报纸发表长、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500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雄关漫道》 《非爱时间》 《绝地逢生》 《奢香夫人》等;出版中篇小说集《白多黑少》 《水晶山谷》 ;出版短篇小说集《味道》 《欧阳黔森短篇小说选》等10部;担任电影《云下的日子》 《幸存日》 《旷继勋篷遂起义》等12部影视作品的编剧和总制片,获奖丰厚……
长长的作品清单与颇丰的奖项,让时下面临创作困境的许多人不免疑惑,灵感何来?如何高产?欧阳黔森用实践总结的经验则是:“民族优秀题材是挖掘不尽、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的爱情题材都能写五千年,深扎老百姓生活中去,哪有写得完的东西啊!真情无处不在,温暖无处不在,伟大也无处不在,真正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写出好作品! ”
作为一个个体创作者,欧阳黔森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正如其创作不拘泥于小情小爱,而是以小见大放眼大历史大叙事、抒写大情怀,他也不满足于小我的成功,而是心系中国文学版图下的贵州文学大气象。为了让文学黔军快速成长,他走上贵州作协领导岗位后,带领和组织全省作家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强化激励机制,设立贵州“青年文学奖” 、少数民族“金贵奖” 、“乌江文学奖” 、“尹珍诗歌奖”等奖项,坚持举办少数民族改稿班和青年作家培训班,设立扶持重点作品基金等,尤其是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建立作家下基层常态机制和重大题材重点项目扶持计划等几个卓有成效的新举措开始全面实施,因为他深知脱离群众不接地气是当下许多创作无根的顽疾。
“连稻子是怎么种的,一年几季,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要扶苗,什么时候薅秧,什么时候扬花,什么时候灌浆都不懂,能创作好农村题材的作品吗?为什么很多作品看起来很飘,不像当年赵树理、孙犁的文学是那个时代一种画卷式的、史诗般的描绘,不能反映真实的生活?因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知道人们在想什么干什么,就凭空想象地创作,情感便是虚假的。要创作符合时代、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需要深扎,需要长时间地、常态化地下基层。 ”正因这种深刻体会,“深扎”成了欧阳黔森对文学黔军的硬性要求。
“原来的采风常常是两三天,没多少实际意义,现在我们要坚决远离这种现象! ”欧阳黔森介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创作基地和作家村是目前正在实施的两项长期深入生活卓有成效的重要举措。前者针对省内已成气候的作家队伍,为其提供基层创作环境,后者面向崭露头角或有志创作的年轻基层创作群体,为其打造创作指导和交流学习的平台。“去年到现在,我跑了大概20多个县,考察文化浓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今年在布依族村、苗族村、土家族村、仡佬族村等铺开5个创作基地,并梳理重大题材,实行双向选择,即给作家布置创作任务和作家自主选择题材主动请命并举,一旦确定任务便进驻创作基地常态化‘深扎’ ,中间我们还有追踪和问责制度,最终要见成果。 ”欧阳黔森介绍,在贞丰县者相镇布依族村寨以及瓮安县猴场会议遗址旁他们建立了两个作家村,定期或不定期派作家深入指导创作,交流学习。改稿、笔会、边写作边指导,当地创作者有什么问题现场能得到解决。或许正是这样的孵化与扶持,一批青年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正拔节成长,活跃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