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毅平与摄影作品“东方红”
北青网
2013-01-24
沈秋农

江苏省常熟档案馆藏有一幅名为“东方红”的摄影精品,这是由常熟籍著名摄影家袁毅平拍摄的。

袁毅平,1926年10月出生于常熟鹿苑一个贫苦家庭,抗战爆发不久,袁毅平的父母将虚岁才14岁的袁毅平送到百乐门照相馆学艺。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0年,并从此走上了职业摄影家的人生之旅。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参与了解放大西南的工作。在1950年后的10年里,袁毅平先后担任过重庆新华日报、北京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参与了《大众摄影》的创刊工作。1960年,奉调《中国摄影》杂志社工作。此后,他又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领导。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沧桑巨变,他的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由于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天安门,那城楼上迎风招展的红旗,鲜红夺目的大型宫灯,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还有金水桥、华表一次次映入他的眼帘,他也从不同角度、不同季节、不同光线、不同气候下按动快门,拍摄了以天安门为主题的大量照片。

一天清晨,广播里传来东方红乐曲,袁毅平心底顿时豁然开朗, “日出”和“天安门”这两个平日里似乎毫无关联的景象此时在袁毅平心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作一幅以“东方红”为主题的作品的设想也就在袁毅平心中升腾而起。

为了拍摄好“东方红”,袁毅平作了多种构思和尝试。1961年8月下旬的一天清晨,袁毅平凭窗眺望,只见东方彩霞似锦,绚烂壮观,他当即带上照相机,蹬着自行车,一路飞奔赶到天安门时,一簇簇勾着金边的彩霞正徐徐升起,很快就布满了大半个天空,红彤彤的太阳在金光灿烂的霞丛里冉冉升起,整个画面气势磅礴,美不胜收。袁毅平屏住呼吸,连连按下快门,欣喜地迎接这幅朝思暮想的崭新作品的诞生。

这幅名为“东方红”的摄影作品最早是在1961年第6期《中国摄影》(双月刊)杂志上发表,不久又在全国影展上展出,很快在摄影界等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群中和广大读者中引起热烈好评,并在三年一届的“中国摄影第二届优秀摄影作品”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东方红”这幅摄影杰作在全国性的摄影作品评比中多次荣获大奖,这是对袁毅平创作精神与艺术水准的充分肯定与褒奖。2006年9月,袁毅平将这幅摄影生涯中的经典之作赠送给常熟市档案馆作永久珍藏,见证了这位摄影大家的赤子情怀与精湛艺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