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3周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筹办的《红色影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纪实》,从2014年7月28日开始开展。8月13日,部分参展摄影师及家人、部分《晋察冀画报》摄影工作者及家人前往军事博物馆参观展览,并举行小型交流座谈会。
座谈会上,老同志们回忆了抗战年代的烽火岁月,后辈们表达了对摄影前辈的深情怀念。大家对举办这样的展览也表达了赞誉,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出尊重并标示摄影作者的革命题材展览,既增强展览的真实性,也加深对展览内容的理解和诠释,增加展览的宣示角度。
参加活动的有:晋察冀画报创始人之一、首任党支部书记裴植及夫人,延安摄影师徐肖冰的夫人、摄影师侯波,晋察冀画报创始成员白连生,晋察冀画报首任摄影档案专职工作者、解放区摄影史专家顾棣,晋察冀画报暗房工作者顾瑞兰,晋察冀摄影师李力兢,晋察冀摄影师高粮的夫人、摄影师李祖慧,晋察冀画报暗房技师孔宪芳及夫人。
参加活动的还有:新四军摄影师李雪三将军的夫人柏曼卿,冀中摄影师袁克忠的夫人杜银秀,晋察冀摄影师齐观山夫人孙桂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之子朱新春,沙飞长女王笑利,二女王雁,石少华之子石志民,吴印咸之女儿吴筑青、外孙吴炜,新四军军长、摄影师叶挺将军之子叶正光,张爱萍将军之子张胜,耿飚将军之子耿志远,苏静将军之子苏晓林、女儿苏晓晴,童小鹏部长之子童丹宁,吕正操将军之子吕彤羽,新四军摄影师邹健东之子邹毅,山东军区摄影师康矛召之女康晓燕,120师摄影师蔡国铭之子蔡大成、女儿蔡勤,晋察冀摄影师刘沛江之子刘明,晋察冀摄影师周郁文、晋察冀画报指导员张致平之女张晓舟,冀中摄影师流萤之子范赢、女儿范玲玲,晋察冀抗敌剧社社长、摄影师汪洋女儿汪林立、儿子汪冲,新四军摄影师邹健东之子邹毅,晋察冀摄影师孟昭师女儿孟向新,晋冀鲁豫摄影师高帆之孙高初。
此外,晋察冀画报总技师、创始成员何重生烈士之女何瑞夫妇,晋察冀画报印刷技师、创始成员康健之女康小婷、儿子康自卫,晋察冀画报文字编辑、创始成员赵启贤之女赵小红,晋察冀画报印刷技师、创始成员杨瑞生之子杨长河,晋察冀画报制版技师、创始成员吕东阁之子吕阜生等,也参加了活动。
《红色影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纪实》共展出文物130多件,照片350余幅,署名摄影师50余人,有摄影师简介及肖像。其中部分照片从未公开展出过。这些作品,是人民军队中的摄影工作者和一些将领,冒着战火硝烟,深入前线部队之中,深入根据地群众之间采访拍摄的,广泛、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当年抗战感人场景和根据地火热生活的瞬间。区别以往,展览中绝大部分照片都标示出较完整的摄影信息,如摄影人、时间、地点、内容等,既表达对这些摄影人以血肉之躯从事的伟大事业的崇高敬意,也对抗战史研究和红色影像史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同仇敌忾,挽救危亡,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民族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人民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在抗战期间,一些摄影家、爱好摄影的革命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奔赴各抗日根据地。他们冒着战火硝烟深入前线采访,广泛、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的宏伟画面,及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形象资料。
此次参展的摄影师有:爱民、白连生、蔡国铭、蔡尚雄、董青、高帆、高粮、耿飚、顾棣、郝世宝、胡秉堂、冀连波、江波、金佩、康矛召、雷烨、李峰、李途、李雪三、李肇、刘博芳、刘峰、刘沛江、流萤、吕正操、罗光达、孟昭师、孟振江、裴植、齐观山、沙飞、石少华、苏静、田经纬、田振彦、童小鹏、汪洋、吴印咸、徐肖冰、杨国治、杨振亚、叶昌林、叶曼之、叶挺、袁克忠、张爱萍、张进学、赵烈、郑景康、周从初、周郁文、朱汉、邹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