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多时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2014年11月26日正式宣布成立,在民乐发展势头迅猛,普及性教育如火如荼,而民乐演奏技巧日臻高精尖的今天,成立创作委员会正逢其时。正如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所说,“创作,是民族音乐发展的第一要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作曲家群体的艺术能量和社会作用,推动民族音乐创作的快速发展,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听取广大民族音乐艺术家的推荐与建议,成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刘锡津谈到创作委员会的使命时谈到,“希望可以整合团队的力量做一些创作方面重大的事情,也希望委员会成员既做创作家也做组织家,通过创作委员会这个平台形成创作的生力军。每一位作曲家都变成一个发动机,不光写好自己的作品,还要带动更多作曲家为中国音乐创作” 。
新成立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委员会将广泛团结和联系全国及海外的一切有志于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创作的专家和音乐爱好者。创作委员会主任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唐建平担任,杨青、王建民、徐昌骏、王宁、刘长远(兼秘书长) 、房晓敏、隋利军、周煜国任副主任。
在创作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作曲家们各抒己见,吐露心声。唐建平表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虽属于社会团体,但是担负着对民族音乐的继承、创新发展的任务,并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发展态势。我愿意为这项事业尽一份力量,通过我们这些在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的人努力推动民乐的向前发展”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长远谈到,“作曲家的创作既要显示自己的个性也要引领听众。创作委员会的成立把我们整合起来,既可以互相交流,也可以动员全国关心民族音乐的人写出反映时代面貌的经典作品”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宁说,“民乐界要做的事情很多,创作应当是音乐界最重要的事情。行话说,没有差的乐团只有差的指挥,没有差的乐器只有差的作曲家。对音乐创作的观念、风格的展示,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房晓敏则真诚地说,“创作委员会做的事情与我这些年的工作相符,只是一直没人这么明确地提出为民族音乐创作的理念。我们都是中国人,写中国的音乐是天然的责任,因此要立足中国、接地气” 。黑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作曲家隋利军和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周煜国表示,加入创作委员会是一份责任和使命,将一如既往地写乐团和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尽力推动创作,推动地方民乐作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