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雪健:杨善洲像是伟大的父亲
中国电影报
2011-07-14
林琳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不止一次地、动情地念着这首儿童编的顺口溜。这首歌谣,正是云南保山人民根据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生平事迹而编写的。
      在今年4 月,李雪健突然接到在电影《杨善洲》中饰演杨善洲的任务,这也是李雪健继21年前的电影《焦裕禄》之后,再次在大银幕上扮演一位人民的好书记。
      被杨善洲所震撼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 年,一心为民。退休后,他还主动扎根家乡大亮山,义务植树22年,把数万亩荒山变成绿色森林。“之前从报纸、电视上知道他的一些事迹,但毕竟对这个人不太熟。他的事迹是真的吗?”李雪健坦言,当初自己心里犯嘀咕,不太相信杨善洲的事迹。
      到了大亮山的李雪健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杨善洲在当地也算一个高级干部,但现在他的老伴、大女儿还是农民,住的是乡下旧瓦房,根本不像一个干部的家,老百姓对他十分爱戴。”李雪健说。
      “杨善洲作为一名地委书记,在职时把保山建成了滇西粮仓是他的本职工作,但令我震撼的是,在他退休后,还上山种树,而且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一直为当地人民谋福利。”李雪健说。
      抓住细节真实再现
      在李雪健看来,杨善洲可以说是当代的焦裕禄。与当年的焦裕禄相比,两人不同的是,焦裕禄中年去世,杨善洲完成了一生,还体现了退休干部的崇高品质。“这样的人物我以前接触过一些,也演过一些。我认为杨善洲是心怀着一种报恩家乡的大爱,还有一种非要把事办成的个性,才上山种树的。”李雪健认为,“一生都如此纯洁的人现在很少了。”于是他从拍戏第一天起就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角色演好。
      电影里李雪健头戴鸭舌帽、穿着蓝中山装、手扶拐杖,连杨善洲家属都认为他把老爷子“演活了”。为了演好这位老书记,李雪健特意提前来到保山向家属了解情况,体验生活。记者注意到,在影片中,李雪健饰演的老书记在上衣兜里放着两支笔,这一细节便是李雪健从杨善洲的家人口中得知的。“这是老书记的三女婿告诉我的。两支笔哪支笔粗一点,哪支笔细一点,平日里喜欢用什么样的笔,老书记都有他自己的习惯。”
      “平时杨善洲的兜里总是满满的,他在职的时候总是拿着一个小本记一些生产情况,退休后又会记一些植树情况。”李雪健还告诉记者,杨善洲退休后随身带着一把修理树苗的小刀,这样能够随时修剪树木。杨善洲走路很快,但他总爱拄着一根拐棍,那上面有刻度,在种树时量深度。
      李雪健说,只有了解这些细节,才能够把老书记演好。在采访时,李雪健还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都是有关杨善洲的事迹,“从开机那天起,我就一直把它放在身上,这样我能够随时体会杨善洲这个人物。”他开玩笑地说,“更重要的是,老爷子是菩萨,他会保佑我不把戏演砸。”
      而最感动李雪健的是,杨善洲的家属把老书记生前的帽子、大衣、鞋和拐杖等生活用品,悉数提供给李雪健拍戏所用。“穿上老爷子的衣服后,当地老百姓就说我很像老书记。我觉得可能是他们对老书记很敬爱,只要有人来演,他们就很高兴;”在影片中,很难看出李雪健的表演痕迹,“有些人物就是要有表演成分,而像杨善洲这样的人物,要想让观众觉得真实,就尽量不要让观众看出来自己在表演。”
      时间所限许多情节无法表现
      虽然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仅用了百天时间,但用李雪健的话来说是“不但完成了,而且还拍多了”。由于受时间所限,拍摄的许多情节最终都被剪掉了,李雪健告诉记者,有许多镜头剪掉了很可惜。例如当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为什么去大亮山,老书记说现在各行各业都有职业病,而共产党员的职业病就是“自找苦吃”,“我的职务退了,可我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退”;杨善洲和他的秘书说,国家分给他家里17 亩地,把这些地种好这就是像他家人的本职工作,“若每个人都到大城市去,粮食谁种”;杨善洲说自己这个书记是给老百姓当的,不是给杨家当的,所以政府才给我发工资⋯⋯“这些都是真实的,老书记的事迹太多了,讲上几天都讲不完。”李雪健谈起杨善洲生前的各种小事如数家珍。
      “杨善洲像是伟大的父亲”
      李雪健告诉记者,自己如今五十多岁,杨善洲就像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自己为有这样伟大的父辈而骄傲。“他这一生,无法找到一个形容词准确地形容,他的爱是纯洁的。”
      李雪健说,电影长度只有90 分钟,所以有很多东西没能表现出来,“据我的了解,老书记现在的这种人格也是受其他人影响的。他年轻时在担架队工作,队中一个老师傅和他一组抬担架。老师傅从来都是让杨善洲上山时走前面,下山时走后面,因为上山重量在后面,下山重量在前面,杨善洲也从老师傅身上学习到做人要多为别人着想。”
      “这部电影真正给我们的党员、老同志树立一个楷模,给老百姓树立了一个可爱可敬、了不起的老人形象。”李雪健表示,想通过自己的演绎,让观众看完电影后,知道还有这样的老共产党员,让孩子们看完电影后不觉得假,会相信这个人。
      在影片拍摄的30 天时间里,李雪健每天都工作10 个小时以上,导演怕他的身体受不住,特意叮嘱他感到不适时可以随时停下来,但在30 天中,李雪健只有拍摄夜戏那天因身体不适喊停了。
      在李雪健看来,每个人对累都有不同的理解,而他理解的累是戏出不来,演得不准。而在拍戏中流汗、出力都是本职工作。“我过去确实生过病,但已经过去十年了,这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这部戏我越演心里越感到幸福,因为老爷子真是让我感到感动和震撼。我每天想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当天的戏演得是否恰当。”李雪健说:“中央树立老爷子做典型,特别英明。我有生之年能够扮演一次老爷子,是给了我一次创作学习的机会,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