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天下”——记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辉师生音乐会
2009-04-30

2009年4月的宁波鲜花吐蕊、春意盎然,应宁波音乐厅之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刘辉院长与他的学生们来到宁波,为宁波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音乐会。

作为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教授事务繁忙;作为歌唱家,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歌唱状态,力求进一步弘扬和发展中国的声乐事业;作为教育家,他的很多学生在全国比赛中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作为理论家,他深入研究中国声乐的文化定位、教育教学教材等方面问题,将中国声乐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歌行天下”是刘辉院长的一个心愿。近年来,刘辉院长带领着他的学生们用歌声走遍国内外:200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在武汉音乐学院,2008年受意大利都灵市政府、都灵市第二十三届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在都灵现代艺术宫成功的举办了师生音乐会。此次宁波音乐会也是刘辉院长“歌行天下”系列音乐会之一。

音乐会由我院青年教师安洁茹演唱的《吐鲁番的姑娘》拉开序幕,随后由学院青年讲师沈德鹏演唱了《草原牧歌》和《父亲》向观众展示了通透明亮的演唱和饱含亲情的韵律。当王志昕携手谭世超演唱湖北民歌《龙船调》的时候,艺术指导冯子祥的诙谐伴奏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独唱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着伊泓远深情地演唱了歌剧《江姐》选曲《五洲人民齐欢笑》,带着观众重温了红色经典歌剧的魅力。接下来,刘辉院长真情演绎的《乌苏里船歌》以其高亢悠扬的嗓音唱出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的心情。一首歌过后观众还沉浸在悠扬的旋律中时,一首山西民歌《割莜麦》响起,刘辉院长的演唱将劳动人民生活的动作艺术化地加在了歌曲的演唱当中,“手、眼、身、法、步”的统一结合全方位的阐释了作品,尽展民歌的音乐魅力。歌声刚落,全场掌声雷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诉说着对刘辉院长演唱的热爱。

音乐会上,学院青年教师匡祎演唱的《梁祝新歌》、谭世超演唱的《美丽的心情》、王志昕演唱的《儿行千里》等富有时代特色的歌曲体现了中国声乐的艺术美感。当晚的歌剧《原野》片段是音乐会上的另一亮点。我院民族声乐系的一个特色就是在教学中对歌剧的排演。学院在七十年校庆时曾排演过整部歌剧《原野》,这在全国音乐院校中还是率先之举。歌剧《原野》片段过后,刘辉院长再一次登台深情演唱了艺术难度很高的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刘辉院长的声音不但出奇清澈,如水晶般纯净,而且充满磁力和弹性,在HiC上区域都游刃有余。同时,他在强音上有出众的爆发力,弱音又显示出极强的控制力,强弱、高低转换流畅自如,真假声的转换了无痕迹。高音通透干净,低音淳厚和充满艺术张力,更难得的是,他的演唱技巧高超却不炫耀,注重以真挚饱满的感情打动听众。当诙谐的东北民歌《丢戒指》的音乐响起时,刘辉院长声情并茂的演唱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博得了近千名观众的阵阵掌声,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刘辉院长返场演唱了《草原之夜》。最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刘辉院长和他的学生们合唱《献给母亲的歌》,音乐会在鲜花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纷纷登台要求签名,与刘辉院长合影留念……

刘辉院长和他的学生们不仅演唱了学术性强的艺术作品和歌剧片段等,还为广大的宁波观众准备了许多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对风格多样的作品的精彩演绎充分体现出了刘辉院长的教学风格和对艺术审美的追求:中国声乐的教学担负着独特的社会功能,引导着大众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趣味。音乐学院培养的声乐人才不仅要会唱地道的民歌,还要能够演唱艺术歌曲、中国歌剧、创作歌曲,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中国声乐艺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