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飞林当选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西部网
2010-12-14
王薇

2010年,12月7—8日,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开幕。中国音协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以及来自我省的130名音乐工作者代表出席了会议。

陕西音协党组书记尚飞林代表第四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对第四次音代会以来陕西音协的工作做了总结汇报。陕西音协副秘书长莫天作了《关于修改〈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章程〉的说明》。

大会通过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持续改革创新为推动陕西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和章程决议,选举产生了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主席团组成人员。尚飞林当选主席,副主席有安金玉(女)、韩兰魁、崔炳元、王向荣、赵保平、刘庆、薛天信、毛复平。著名音乐家赵季平卸任之后,当选为陕西省音协名誉主席。

新任音协主席尚飞林表示,从赵季平肩上接过重担,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诚惶诚恐之余,自己将全力以赴、一如既往地为陕西音乐的发展努力工作、鞠躬尽瘁。据了解,陕西省音协目前已发展会员2500多名,其中中国音协会员463人,是省内众多文艺协会中最为庞大的机构,提到未来五年陕西音乐的发展方向,尚飞林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规划:“今后,我们主席团成员会更加关注地、市音协,更注重调动基层音乐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他们中培养骨干力量。另外,我们在青少年音乐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我们希望培养出更多优秀新人,在全国各种大赛中多多拿奖。为了推动、激发众多音乐家的创作灵感,我们未来还将组织一系列采风活动,力求创作出更多反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力作。最后,音协还将着力举办一批有声势、有特色的大型音乐主题活动,让高雅音乐深入生活,更加贴近群众。”

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音乐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坚持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责,团结并带领全省音乐工作者以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己任,用音乐谱写出了陕西和谐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组织创作了大量优秀音乐艺术作品,培养了一批蜚声全国的优秀音乐人才,奉献出了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艺术精品,生动展现了陕西的崭新风貌,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尚飞林1961年9月出生,陕西佳县人,著名词作家,音乐文学家。现任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音乐天地》杂志执行主编,国家一级编剧。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委员、陕西省高级专家协会理事、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并被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德艺双馨”优秀会员、青年音乐家等称号。

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曾在国内外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等300余首(篇)。上90年代致力于歌词和音乐评论的写作。先后为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特殊人奥运会、西安国际旅游节及香港卫视、陕西和中央电视台等各类文艺晚会创作歌词作品。并为《毛泽东在陕北》、《刑警没有浪漫》、《龙年档案》、《生死边沿》、《武当2 》、《黑金地的女人》等20多部影视剧撰写主题歌词。在《歌曲》、《词刊》等全国各类报刊发表作品作品数百首。在《人民音乐》、《词刊》、《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了《传承、感悟与创新》、《当前歌曲有“三滥”》、《从歌词的“小”谈起》等20余万字的乐评。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祖国大合唱》,在澳门回归祖国庆祝活动首演。

安金玉,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级歌唱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陕西省妇联执委、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青联常委、陕西省文联委员。1992年6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五届“五洲杯”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的决赛,摘取了一等奖的桂冠。安金玉的演唱音色圆润、甜美,音质宽广明亮,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好评。曾被授予1993年度文化部颁发的戏剧最高奖“文华表演奖”和1994年度“戏剧梅花奖”。

  崔炳元:男,1985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国家—级作曲,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著名作曲家。二十余年来,已创作了二百余(件)部音乐作品,其中绝大部分被专业文艺团体、电视台、电影厂使用,并在全国性音乐刊物上发表介绍等。利用严肃音乐的多种体载,借鉴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溶进传统文化的意韵精髓;认真对待并从事这类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不仅是他在事业上的追求目标,而且已成为他日常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

韩兰魁,男,生于1959年。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作曲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1年,就读于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87年至1988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进修班进修;2000年公派以访问学者身份留学于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1995年获文化部“首届青少年作曲比赛指导教师“园丁奖”;1996年为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奔向新世纪》作曲,获政府“先进个人”奖;1999年为第四届城市运动会开幕式《跨越世纪》作曲,获政府“荣誉证书奖”;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2002年为第三届特奥会开幕式《同在蓝天下》作曲,获政府特殊贡献奖。 多年来,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刘庆,生于1954年10月1日,中共党员,汉族,国家一级演奏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院长、党委委员,陕西省体育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多次导演完成由文化部、外交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在境外举办的各种文艺演出,成功出访美国、英国、印度、南非、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在第十届韩国釜山国际旅游文化节中荣获唯一大奖——“最佳民间艺术表演奖”,“玫瑰花车”美国巡游荣获组委会颁发的“巡游大奖”等,受到了我驻外使(领)馆及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因此,2009年1月被评为“陕西省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个人”。

毛复平,1960年出生,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青少年宫副主任、艺术团团长,中国儿童歌舞学会理事、全国学校剧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儿童文化艺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童研会副会长、陕西省舞蹈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协会理事。被评为陕西省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两度荣膺“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交流杰出贡献奖”。

王向荣,1952年出生,陕西府谷人,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歌艺术家。1981年参加工作,就职于榆林市民间艺术团,一级演员,人称西部歌王。父母都是著名的二人台、山曲艺人,所以他从小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

身为民歌艺术家,王向荣对民歌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怀有一种忧虑感。他始终坚信民歌要有自己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其实就是民歌的个性。王向荣希望把一些好的老先人给留下最好的东西,想办法唱到尽善尽美,让他们把他的民歌事业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民歌、热爱民歌。

薛天信,国家一级作曲,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指导。先后担任《臂塔圆舞曲》、《西部风景》、《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和戏曲电视剧《村官》等10余部剧目的作曲。其中《留下真情》获全国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音乐奖;《陕北婆姨》获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音乐奖;《好年好月》、《凤凰岭》获中国人口文化进步奖优秀音乐奖;《酸枣树、甜枣树》获全国“映山红”小剧种调演优秀音乐奖;《大树西迁》获中国第九届艺术节 “文华音乐(作曲)奖”。被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联、陕西省音协联合授予“陕西省青年音乐家”称号。

赵保平,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主任,双簧管教授,学科带头人,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团长,文化部“区永熙全国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978年3月考入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1979年—1981年保送至北京中央乐团深造,1982年毕业留校任双簧管专业教师。 20多年来一直在西安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双簧管,经常担任独奏,演出三百多场不同风格作家的交响音乐会,培养毕业的学生已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西安、杭州、西宁、厦门、太原、乌鲁木齐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