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8月29日在辽宁卫视播出的电视剧《一个人战争》 ,在未开播前邀请业界专家为其把脉。虽然之前该剧在地面台已经播出,而且也获得不错的收视率,还入选了第十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电视剧,可是其出品人曹伟、制片人董旭峰还是想请专家给这部电视剧挑挑毛病,为该剧与全国观众见面做最后的修改。
《一个人战争》特别之处在于将故事集中于沐城失守后的8天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力量共同对付日军,并炸毁了日军设在沐城的毒液工厂。制片人董旭峰说,当时策划这部电视剧时,屏幕上出现众多抗战雷剧,而且很多剧的经费只有30 %- 50 %是投入到制作中去,他们在前期就决定要做一部抗战的良心剧。该剧投资8000万,无论是婚嫁迎娶的喜庆生活场景,还是火烧城楼的激烈战争场景,都搭建了符合时代背景的场地,采用了精心仿制的道具,高度还原了上个世纪40年代真实情形,营造出了细致且极具真实感的场景。为了能够还原真实战斗现场的恢宏场面, 《一个人战争》还特地邀请了国际化团队进行合作,采用了韩国的烟火爆破,请来了美国3 film视觉效果团队,力图展现出最真实的战争直观感受。
一个人战争VS全民抗战
电视剧《一个人战争》一开场是游击队员贾大力结婚的喜庆场面,可是日军的屠村瞬间让婚礼变成了人间地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王丹彦说,这是我们民族记忆中很伤痛的一笔,但是我们过去不愿意多触及,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不了解战争的人,可能有触目惊心的感觉。她说,这部剧中的家国想象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惨烈、鲜活、抉择。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说,这部电视剧反映了普通老百姓主动、自觉地参与抗战,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勇敢地参与斗争。剧中人物不畏流血牺牲,揭示了抗战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该剧将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比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一个人战争》中,其实不止贾大力一个人在与日寇作战,陈家班子、药库的韩大夫,所有的老百姓包括赵婶等,只要是有利于抗战的,我们的老百姓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会支持,这就是全民族的战争。中国艺术报社社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说,电视剧中战士们一个个都牺牲了,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没有全民的奋起,没有这么多人英勇的牺牲,我们不可能获得胜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一定要回首那段日子,否则我们的青少年不了解那段历史。“忘记那段历史,对我们民族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年轻一代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包括日本的年轻人不知道日军在中国杀戮的血腥和残酷,犯下的累累罪行。电视剧要让他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向云驹说。
同时,专家也指出,片名《一个人战争》有点让人费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投入抗战才取得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电视剧中的表现也是如此,电视剧的主人公贾大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此,专家们提供了《战争与人》 《密码本的故事》等片名,认为这些名字可能更切题。
战争的残酷VS血腥镜头
《当代电视》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 《一个人战争》通过展示花季少女在战争中的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显示了日本人杀人无数,是一种反人道、反人性、反人类的残酷,他们的兽性已经到了一种无以言说的程度。日本人到处张贴画像找葛云,说如果你们不把葛云交出来,就一天杀五个女性,后天加倍到十个。 《文艺报》评论部主任高小立认为,这部电视剧写出了身处战争中人物的命运,包括游击队战士、密码专家、劳工,从八路军战士写到老百姓,他们在战争中所遭受的对生命还有精神上巨大的摧残。
这部电视剧除了贾大力外,还着重描写了艾如歌、张瑛、葛云,甚至包括周婶、霜子等女性角色。对此, 《人民日报》文艺评论部主任刘玉琴说,女性也素来被认为应该远离战争的,她们代表的是弱小和柔软,但是正是这样一些人,尤其是做饭的周婶、唱戏的玉儿等等,这样的群体站出来与日军抗争,日本鬼子的失败也是必然的。日军的反人道、反人性必将受到惩罚。作品中每个女性也都呈现了不同的侧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行为,有切实的抗争自觉,她们的性格虽然不同,但是面对国恨家仇,目标却是一致的,而且也在不断地蜕变和成长。
同时,专家们也指出,剧中血腥镜头等过多,这些镜头如果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递进,有时反倒会影响艺术家对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专家们建议,该剧在对观众心理撞击方面,还有可以挖掘的地方。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在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一直想这件事情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一直看到最后一集字幕出现,才确认贾大力和游击队长等人都是真实的人。赵化勇说,首先他感到挺震撼,第二感觉挺遗憾,震撼的是这件事情是确有其事、确有其人,这是真实的故事;遗憾是总感觉贾大力不像是真实的,这个人太神通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