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0日,正值中国第三十一个教师,由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姚奠中书艺研究会、太原师范学院主办,涵芬楼艺术馆、太原双塔美术馆、山西壶语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北京乐木文化艺术空间、太原亚泰工作室、太原怀冰艺术社协办的“京文化情怀——刘锁祥书法展览暨书学思想研讨会”在涵芬楼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开幕当天,共有200余位各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共展出刘锁祥教授新作60余件,分“京文化渊源”、“京文化风物”、“京文化名贤”、“北漂翁自勉”四个部分,是其继2014年10月在山西太原举办的“‘晋文化情怀’刘锁祥诗书作品展”之后呈现给北京的一份书法文化之礼。
刘锁祥,字固之,号常人。一九五三年生,山西省沁源县人。一九七七年毕业于原机械工业部太原重型机械学院(现太原科技大学)工程机械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协教育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太原师范学院中国书法史论与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太原师范学院原文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教材审定专家;“姚奠中先生书艺研究会”召集人。山西书法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此次展览由已故著名学者、书法家、教育家姚奠中先生早年题写展名,历史学者、独立批评家帅好和青年策展人梁毅担任策展人,《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主编严长元担任开幕式主持。开幕式上,教育部原副总督导、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中国书法出版传媒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书法出版社社长,中国书法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李世俊,日本书法四季会会长今川义纪分别致辞。郭振有认为,刘锁祥教授的书法风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山穷水尽处奇峰逸出的感觉。李世俊表示,从刘锁祥教授的书法当中传达出中国文化的因子,没有文化光写几个字会很空洞,但刘锁祥教授的作品体现出了文化的内涵。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李一,文化学者赵国君担任书学思想研讨会主持人。在研讨会上,做主旨发言的嘉宾先后有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吴高歌,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批评家朱其,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倪文东,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黄庭坚书法全集》主编黄君,日本书法四季会会长今川义纪,姚奠中之女、奠中书院常务院长姚力芸,历史学者、独立批评家帅好,北京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外国法制史学会副会长贺卫方。探讨的论题涉及刘锁祥的书学师承、山西高等书法教育的实践、书法语言和风格特色、与姚奠中的师生之谊等;还涉及中日书法教育交流、传统书法如何转换为公共实践、当代文化视野下书法家的精神状态、知识分子如何参与国家历史等。
吴高歌认为,刘锁祥教授的书法重要的特点是正大气象,后人在学习傅山之时,有很多人会吸收到傅山书法“丑”的方面,但刘锁祥教授没有,是有奇质而无怪态。朱其认为,书写不能变成一个技术活,书写首先是中国人人格、品格的美学,刘锁祥教授不只是一个书法家,首先是一个学人,是姚奠中先生的学生,他有作为书人、书法家的精神。倪文东表示,刘锁祥教授给中国书法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山西书法高等教育的旗帜。黄君则觉得刘锁祥教授行草书当中表现出来的篆隶笔法,跟他的心灵以及学问能吻合在一起,难能可贵。姚力芸回忆了刘锁祥教授与家父姚奠中的拜师和学书经历,认为刘锁祥教授确确实实继承了其父书法文化方面素养,是最正宗的传承。今川义纪回忆了刘锁祥教授二十年的交往,他眼中的刘锁祥教授是非常诚实的一个人,自己也非常尊敬他,同时还介绍了日本书法界的现状、教育界的书法现状、社会书法现状,对傅山颇有研究的他明年预计要在日本举行傅山的展览。贺卫方觉得刘锁祥教授是特别了不起的书法家,此次展览是一场视觉盛宴和精神盛宴,他还认为,不能想象把这个国家每个人变成书法家,而是应当真正地把书法推进职业化,然后让大多数人腾出精力去进行国家制度方面的建设。帅好认为现代性对个人来说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自我奠基,一个是自我肯定。在这两个维度中,书法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转换为公共实践。缺乏自我与个人、权利和自由意识的中国传统理念里,个性解放及其相关的权利和实践,实际是公共精神的一种源头。
之后的嘉宾自由发言阶段,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罗传芳,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笑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明,中国社科院艺术学博士、天津美术学院教师郝青松,书法家张晓东,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副研究员白锐,文化学者张建安,《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副主编续鸿明,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吕书庆先后从哲学、美学、思想等方面探讨了与书法相关的论题。
李存山看到刘锁祥教授书赞傅山的对联“品清知耻辱,德孔转乾坤”,认为书品人品要保持一种道德的高尚,这才能够知荣辱,另外他觉得书法艺术比诗还要更加高深。罗传芳表示,书法不光是看好,不光是艺术,里面有很多很多人文的东西,有文化,有伦理,包括师承的关系,还有很美好的情感。刘笑敢认为,一个人的全面培养,练字是必要的,而当书法家,是一个心灵的训练,美感的训练,如果每一个人都没有美感,不能静心,不能安心做事,这个社会很危险。赵广明表示,书法的最高层次是从审美对象、审美活动回到主体自身,在审美中感到愉悦,就是如何通过审美在情感之中所有人能进入愉己的状态。郝青松觉得刘锁祥教授的作品中有破碎感,认为这是自然的流露,他认为不管你之前学养如何深厚,如何去临帖,当你的笔端毛笔跟纸接触的那一刻无论如何是一种破碎,而破碎感源自对时代的痛感。张晓东分析了刘锁祥教授书写的节奏感在篆书当中的表现,认为他书写的线条有生命的力度,有一种生命鲜活的东西。白锐感受最深的是对刘锁祥教授在书法上的坚守,像一面旗帜一样召唤自己。张建安说他一看到刘锁祥教授的书法,就会想到姚奠中和章太炎先生,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续鸿明觉得刘锁祥教授是一个谦谦君子,其书法的特点是典雅、厚朴,作品有感而发,都是自己的创作,这样的作品很美。吕书庆认为刘锁祥教授的书法和其为人一样,质朴、真诚、直率,自己有主见,不随世俗。
原定两个小时的研讨会因为发言嘉宾众多,最后延长到三个小时。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展览期间,还会举行相关的书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