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音协承办的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音乐培训项目(土右旗班、包头市班)于2014年7月20日至30日相继成功举办。
包头市土右旗班开班仪式7月20日上午在土右旗民族小学举行。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王建国,包头市文联主席白清元,土右旗旗委宣传部部长盖连玉,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桑健博,中国音协《词刊》编辑部主任赵薇薇等有关负责人,及当地中小学音乐教师等学员百余人出席了开班仪式。
包头市班开班仪式7月21日上午,在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举行。在全体学员合唱《草原迎宾曲》热烈欢快的歌声中,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志军,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王建国,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荣毅,包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红梅,包头市副市长安润生,包头市文联主席白清元等有关负责人,及包头市音协会员、各旗县区音乐骨干、音乐教师等一百多位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
“音乐培训项目”是“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的子项目之一。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联合中国音协共同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及包头市文联协助实施。项目主旨是组织相关音乐门类的艺术家、教授和青年教师重点深入中西部地区,面向基层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采用举办培训班、讲座、采风、现场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项音乐培训志愿服务,培养一批当地音乐艺术骨干,全面提升当地音乐文艺工作者整体创作水平、创作思想,特别是增强中西部地区音乐教育水准,通过对音乐教师的培训,提升当地音乐教学能力,间接惠及广大青少年。
在每个班为期十天的培训中,孟卫东、郑咏、李初建、蒋雄达、吴颂今、金兆钧、宋小明、于海、王海波、龚耀年,十位不同音乐专业门类的著名专家,为包头市、土右旗等地的音乐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进行词曲创作、声乐、器乐、合唱以及音乐艺术欣赏等科目的深入讲授和专业辅导,并与学员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与互动。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从分节歌和合唱入手,讲述笔下创作出的音乐名作背后的故事,通过自己40多年来的创作经验,为学员讲授—— “我怎样写歌曲” 。著名歌唱家郑咏针对学员演唱中出现的个性及共性的气息、语言、对歌曲分析等问题进行点拨。著名歌唱家李初建由正确的呼吸、发声等为切入点,提出合理的呼吸与声音训练是保护嗓音的根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蒋雄达指出教学上要用严格、规范、科学的方法,扩大视野,从青少年小提琴普及教育中发现好苗子。著名音乐制作人、词曲作家吴颂今与学员分享自己多年来在音乐道路上的经历和经验,歌手的定位包装与词曲的市场化写作方法。著名音乐评论家、编辑家金兆钧从《中国好声音》 《我是歌手》等选秀节目观照当下中国大众音乐审美的困境及中国音乐的民族化道路。著名词作家宋小明为学员讲授歌词的“新三言二拍” ——人言、真言、美言;遇好作品要拍巴掌,遇坏作品要拍“板砖” 。著名指挥家于海带领学员感受现代西洋管乐的魅力及指挥的艺术。著名钢琴教育家王海波为学员讲解钢琴教学中演奏风格及技术要点把握等问题。著名作曲家、教育家龚耀年从旋律发展、前奏、和弦和声等方面为学员传授歌曲的唱、作要点。学员们非常珍惜与大师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各门类的名家们更加细心传授、耐心为学员答疑解惑。
艺术家们渊博的学识、先进的思维、创新的理念、睿智的观点,使每位学员都收获了许多。包头班学员贺光宇貌不惊人,却有一副男高音难得的好嗓子,文艺院团改制后迫于生计成了一名烟草稽查员。李初建老师的肯定让他又重新燃起了对音乐的热情。包头班学员苏渊峰是一名待业“海归” ,八年留学生涯得到意大利歌剧表演硕士和马赛音乐学院最高歌唱家称号,回国后他的事业却停滞不前。一首歌剧唱段《我的末日就在眼前》得到郑咏老师的赞赏,包头师范学院领导当即表示一定要留住人才。土右旗班学员李晓鹏是美岱召中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几十首歌曲,其中摇滚与当地特色戏曲“二人台”风格相结合的歌曲《为人民服务》博得阵阵掌声。其创新的精神也得到了孟卫东老师的鼓励。土右旗学员杨慧芳说,通过十天的培训,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作为一线音乐教师身上肩负的责任。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诠释艺术的内涵,一切从心、从真出发。音乐教学不只是教他们唱歌、跳舞,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十天的文化盛宴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热情,土右旗班学员刘博林聆听艺术家授课后感受颇多,创作了歌曲《爱从天来》 ,歌中唱道:“就像一缕清风吹来,情意绵绵入胸怀;就像一阵细雨飘来,轻轻柔柔滴落窗台……文艺志愿之爱,爱从天来,爱从梦来;文艺志愿之爱,播撒希望,播种未来……”包头班学员郝吉林作词,李红梅作曲,发自内心的感触令其一挥而就创作出歌曲《包头下了一场及时雨》 ,构思精巧、旋律优美,歌中唱道:“包头下了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也滋润了你;包头下了一场及时雨,成长了我,也成长了你。包头的及时雨,是爱洒在我们的心窝里;包头的及时雨,是种子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本次音乐培训包头班共培训重点学员150余名,土右旗班共培训重点学员100余名。开放性的公开大课、强大的师资阵容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参与其中,直接受益者达千余人。中国文艺网、中国音乐家协会官网、 《中国艺术报》 《音乐周报》 (中国音乐专刊) 《词刊》 《歌曲》 《包头日报》 《北方新报》内蒙古新闻网、包头新闻网、内蒙古电台音乐之声频道、包头电台、土右旗电台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7月30日下午,中国文联文艺培训志愿服务项目——音乐培训项目顺利结束。简短的结业仪式上,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让大家面对面聆听大师的讲座与互动交流,享受免费的文艺大餐,受益匪浅。大师们才华横溢却平易近人,艺品如人品,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过去是“送文化” ,而这次是“种文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包头这块音乐热土定会芬芳满园。我们也将秉承大师们的志愿服务精神,成为文艺志愿服务的传播者、践行者。正如中国音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王建国所说,今天受惠的学员都将成为中国文艺志愿服务的一粒种子,以实际行动将文艺志愿服务的理念播撒到每一个角落,成为一支带不走的文艺志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