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学勤:中国影坛的“正派小生”
中国艺术报
2014-10-13
孙育田

从《边寨烽火》中俊朗质朴的指导员、《甲午风云》中洋溢爱国情怀的水手王国成,到《战火中的青春》中鲁莽而率真的排长雷振林,再到《兵临城下》中胸有城府、沉稳干练的地下党李忠民、《独立大队》中圆滑、匪气十足的反派刁飞虎,庞学勤出神入化的精湛演技感动着亿万的中国电影观众。庞学勤还被评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影坛“22大电影明星”之一。在刚刚结束的第2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庞学勤荣获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他不平凡的艺术人生以及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的真挚与执著。

多少年来,银幕上的那个充满活力和锐气的改革家刘钊一直在笔者的脑海中回荡,庞学勤在电影《花园街5号》中用心血演绎的这个立体的、鲜活的艺术形象也是他毕生追求电影表演事业所努力攀登的崭新高峰之一。

新四军中走出的文艺工作者

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江苏滨海的庞学勤,少年时代就表现出了超凡的表演天赋。受部队文艺宣传队影响,他15岁便投身革命,参加了阜东文工团。1945年,他担任了东坎青工剧团团长,带领该团百余名成员,为乡亲们演出。随后的几年里,他先后在苏北文工团、第三野战军十二纵队文工团、安徽军区文工团担任文化教员、文工团员、创研组长等职;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组织参与了《刘胡兰》《前线》《血泪仇》《王秀莺》等话剧的演出,足迹遍及整个苏皖解放区。

冒着硝烟炮火在野台子上演出,使庞学勤磨炼了演技,掌握了迅速适应各种角色的本领;随着野战部队转战南北、驰骋杀敌,使庞学勤具有战士的气质,积累了丰富的部队生活经验。这一切,为他后来步入影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51年,他被保送到北京电影学校演员班学习。195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任演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