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为人民歌唱
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级演员 霍勇
敬爱的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海政文工团的男中音霍勇,霍去病的霍,勇敢的勇。小时候我父亲就教我这样介绍自己,我想父亲是希望我能成为像霍去病那样勇敢、为国家民族奋斗的人。
当年我爷爷在井陉煤矿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1940年,八路军在河北井陉县百团大战后,我父亲毅然参加了革命,后来南下解放四川,留在成都建设大西南。在父亲的影响下,从音乐学院毕业后我就加入了部队文工团,我骄傲、我是一名军人,我自豪、成为了为千千万万士兵和基层群众歌唱的文艺工作者、文艺志愿者。不久前,我作为文艺志愿者代表受邀出席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当晚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纪念演出。今天,让我感到更骄傲和自豪的是,作为军旅文艺工作者、作为文艺志愿者的代表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殊荣。我想这是对部队培养我成绩的肯定,是对我从事文艺志愿服务的肯定,将成为我艺术生涯中重要的新起点。
作为一名军旅歌唱演员,怎样用我的歌声唱出军人的血性;怎样用我的歌声唱出官兵的心声;怎样用我的歌声唱出中国军人的气势,是我从进入到文工团第一天到现在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记得到文工团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啊,捷报飞来当纸钱”,我深深地为老一辈革命家的血性所感染,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向前。至今仍记得十几年前,当我在大蟹岛潜艇部队演出时,官兵们强烈要求我返场再唱一次《不要问我在哪里》,我心潮澎湃、斗志激昂,我知道我的歌声唱到了官兵们的心里。是啊,“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因为我是中国海军的潜艇兵啊……”。时间推移到2008年5月12日,大家的脑海中肯定浮现出了那场特大地震对汶川造成巨大灾害的种种画面,而那里正是我的家乡。当我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慰问,看着救灾部队官兵早出晚归疲惫的身影,伤痕累累的双手和布满血丝的眼睛,泪水止不住往下流呀!我把一首《生死不离》唱给受灾的群众,唱给救灾的官兵,“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啊,生命是命题,你的呼喊刻在我的血液里,你的目光是我全部的意义……”,我们生死不离。还记得,2013年我随舰队赴俄罗斯参加中俄海上军演,当我唱起《卡拉空》时,官兵们流下了激动的热泪,那是他们每天听到的发动机轰鸣的声音,是他们真实的生活写照,那是属于机电官兵自己的歌;最让人难忘的是机电长那一声“开足马力,加快速度,卡拉空啊!向前冲!”。
向前冲,对!作为一名文艺兵,我也一直在向前冲,在部队,我演唱了我团创作的一大批充满血性的歌曲《壮志飞扬》、《不要问我在哪里》、《快乐老海岛》、《航向正前方》、《年轻舰长我为你喝彩》、《放心吧祖国》、《强军之歌》、《东方起航》、《那一天》、《我从甲板上起飞》等等。荣获了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文化部声乐大赛一等奖,第八届、九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特别贡献奖,“卡迪夫”国际声乐大赛中国赛区第一名,两次荣获全军为兵服务先进个人和海军学雷锋先进个人等等。
荣誉都是过去时,是对我在部队成长的肯定。作为人民军队的一名文艺老兵,不仅要服务部队和战士,也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说的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对于一个歌唱演员来讲,这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当我们走进人民当中,才更能用歌唱诠释作品,饱含真情与深情地歌赞人民、歌赞生活、歌赞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唱出词曲作者的本意,唱出自己的新意,让二次创作更为完美,更加接地气、凝心气、聚人气。
正是生动的文艺志愿服务让我找到了深入生活、奉献人民的渠道。十多年来,我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中国文联、各全国文艺家协会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和支教、培训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2013年,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的成立,让不同艺术门类热心志愿服务事业的艺术家走到了一起,团结在文艺志愿者的旗帜下,我荣幸地当选为协会第一届理事。去年,经中国文联推荐,我作为唯一的文艺工作者代表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授予首批“最美志愿者”光荣称号,这是我走在文艺志愿服务大路上的新坐标,那一刻我的心找到了一个归宿,我知道,这是人民需要的,也是我“心向往之”的。
我是一名文艺志愿者,我要唱响我的歌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文艺为什么人”的时代命题。随着“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我的志愿服务工作也更加忙碌起来,近两年,跟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我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歌声唱响老少边穷地区、厂矿企业学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地。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后不到1个月,文艺志愿服务团组织去黑龙江大兴安岭,我提前3天跟随先遣小分队去到当地,为的就是能多演几场,太多的林场一线工人盼望着我们,而他们分布在各个地方,在近零下二十度、道路崎岖难行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奔赴6个林场,为一线工人进行了十余场演出,唱到声音嘶哑;演出结束后,我马上又连夜坐一通宵的汽车赶到哈尔滨乘飞机前往三亚给部队演出,记得当时为了不让司机打瞌睡,我一路和他唠嗑、给他唱歌。
我是一名文艺志愿者,我想传达我的热情。歌声句句情真切,感动处处泪如雨。今年5.23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我们文艺志愿者小分队不远万里跋涉,为多半生都常年驻守在中俄边境绥芬河森林的夫妇演唱《祝你平安》,当唱到“你的所得还那么少吗?你的付出还那么多吗?”时,我泪如雨下,夫妇俩用颤抖的声音一直念叨的“谢谢,谢谢,谢谢……”,那是在谢谢我们的热情,谢谢我们的文艺志愿者,我们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记得去年年初,我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去阿尔山,慰问习近平总书记曾去过的三角山边防哨所,下车时不小心踩到了一个塑料瓶脚扭了一下,由于天寒地冻当时也没什么感觉,临近演出前我的脚却肿得非常厉害,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坚持着为边防战士唱歌,与他们握手、拥抱,忘记了疼痛,回到北京一检查,脚踝已经严重骨折,3个月下不了床。
我是一名文艺志愿者,我愿传承志愿服务精神。不要问我志愿服务苦不苦?你说去人迹罕至的云南贡山、怒江随时面临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路苦不苦?不要问我志愿服务累不累?你说没有导演、没有协调、没有装台的演出累不累?不要问我志愿服务值不值?你说看到了老百姓手里热乎乎的窝窝头,眼中噙满的泪水,离别时的“舍不得哟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我实在舍不得……”原生态山歌,你说值不值。文艺志愿服务苦,文艺志愿服务累,但文艺志愿服务它真值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人民的文艺工作者,人民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人民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今天,站在这里,感谢部队培养了我的“艺”,感谢文艺志愿服务升华了我的“德”。我看到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率先垂范走到百姓中间,为人民歌唱、为人民书写,和人民亲如家人,而我只是千千万万文艺志愿者中的一员。我们在“送文化”、“种文化”的同时,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贯穿到社会公众中、融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为一句话:我感谢文艺志愿服务为我们提供了服务人民的平台、扎根人民的桥梁、汲取艺术营养的沃土。
这里,我为大家朗诵一段词曲作家车行、李昕在参加火热的文艺志愿者活动中创作出来的歌曲《走近你》的歌词,这首歌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广大文艺志愿者的心声,已成为中国文艺志愿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歌:“坐热你的板凳,温热我的情,喝碗你的井水,清凉我的心灵,为你唱首歌,我心情很激动,接连不断是你送来的掌声,走近你,歌唱老百姓,走近你,爱在生活中,走近你,心里有底气,走近你走近你,快乐就流行。”
最后,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我这一生都将“为-人-民-歌唱”!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