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由中国曲协、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主办的陕西相声现象座谈会在西安召开。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作主旨发言。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出席并讲话,对陕西相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陕西相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措施。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主持会议。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介绍陕西相声发展情况及现状。
座谈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围绕近年来形成的陕西相声现象,总结经验,分析现状,明确思路,研究问题,为促进全国相声艺术事业的发展和全国曲艺事业的繁荣把脉定位,拿出办法,作出陕西曲艺人的独特贡献。会议认为,陕西相声近几年在全国异军突起,要加强创作引导,多出精品,保持风格,形成团队力量。
李金斗、师胜杰、田立禾、魏文亮、李伯祥、石富宽、佟守本等相声名家纷纷对近年来陕西相声不断推陈出新、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的现象给予高度肯定,对陕西相声进一步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近两年,陕西相声焕发生机,异军突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并称之为“陕西相声现象”。
社团新兴起
在全国相声回归小剧场热潮的影响和带动下,陕西相声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自2007年至今,西安先后成立了王木犊剧场、青曲社、笑友堂、天禧苑、珍友社等几家颇具影响力的民营相声团体,加上原有的西安市说唱团,皆以小剧场演出的形式每周定期演出相声专场。西安珍友社、王木犊剧场、西安青曲社、西安天禧苑这四个社团,除了每周一外,每周二至周日都有固定的演出专场。
西安珍友社成立于2007年9月,是西北地区首家民间相声社团。由相声演员衡小珍、周春晓、于海涛、魏元成、刘文友等人创立,驻场演员有班主衡小珍以及刘文友、衡治、曹伟男、徐志航等20人。自成立以来,先后推出了系列方言传统相声、一元相声演出等活动,还常年开展一些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10年12月22日举行了千场演出纪念活动。现共演出3100多场,观众达62万人次。
王木犊剧场成立于2009年8月,著名陕西独角戏表演艺术家石国庆任艺术指导。剧场聚集了西北曲艺界相声名家16人,每周演出6场,节目包括相声、陕北说书、陕西快书、名人模仿秀等。2009年,西安王木犊剧场荣获陕西省委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现共演出1500多场,观众30万人次。
西安青曲社成立于2007年,苗阜任青曲社主席、王声任秘书长、师戈任副主席。演员有相声名家郑小山、张常泰、张常锁以及相声新秀吕纳超、纪鸣亮等57人。常年演出剧场有文昌门青曲社茶楼和尚勤路茶楼两个剧场,每周正常演出21场,现共演出4600多场,观众人数达46万人次。还在北京演出6场,全国其他城市演出41场,国外演出6场。
天禧苑相声会馆成立于2012年,由相声演员马腾翔、李小龙、罗晓亮创办。相声演员马腾翔任班主,驻场演员有李小龙、祁志、全少辉、海旺等32名青年相声演员。现有天禧苑相声会馆(西安西南城角南马道巷)和福宝阁相声大会(德福巷)两个剧场。现共演出2100场,观众达42万人次。
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著名曲艺作家、曲艺表演艺术家赵连甲,北京市曲协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相声演员李伟建,中国煤矿曲协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宋德全,陕西省曲协顾问白海臣,省曲协副主席于海涛,青曲社青年相声演员苗阜,天禧苑青年相声演员马腾翔等曲艺界人士在会上畅所欲言,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