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疆,颂扬兵团魂 民族和谐,共筑中国梦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
伊犁州新源县“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活动纪实
大美新疆,兵团精神守护民族和谐
□ 中国艺术报记者 吴 华
戈壁滩渐渐退去,浅绿、深绿、墨绿,明黄、土黄、酱黄,由这些不规则的色块组合成的规整几何图形,颇似油画家的画笔描绘得粗细有致,也似国画家笔下的水墨,浓淡相宜,当这样一幅美丽画卷出现在视野之内时,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的脚步也随之来到了新疆。2014年7月17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剧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承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委市政府、新源县委县政府协办的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和伊犁州新源县,50多位艺术家为当地职工、群众带去了精彩的慰问演出。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阿布力孜·尼牙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黄永军,刘尚军、黄啟钧、廖恳、邵志军、朱丽华、胡中平、曲德林、麻霞、李光武、麻振山、马新平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活动。
兵团精神让戈壁滩生机蓬勃
听说要来兵团,一路都在想象着兵团人是怎样将茫茫戈壁变为片片绿洲和他们屯垦戍边的样子,确也如此,来到兵团,兵团精神就没再离开过,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里。17日下午,李前光一行在阿布力孜·尼牙孜等兵团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回顾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以来所走过的艰难而光辉的历程。李前光指出,作为纪念馆,在展出历史照片的同时,展出如此丰富的历史实物如抗战英雄穿过的大衣、用过的生活用品等实在难得。而对当时历史情境的再现还原更是让大家感同身受,地窝子、土坯房,没有人怀着好奇之心惊讶当年的艰苦,有的更多的是理解、是敬仰。几代兵团人怀着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始终牢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的神圣使命,义无反顾地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国境线上,成为共和国“不穿军装、不授军衔、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的哨兵”,筑起了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我登上高山之巅,再没下来过!我进入茫茫沙海,再没出来过!我拿起砍土镘,再没放下过!我种下一棵树,再没离开过!”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亮剑将军王近山、爆破英雄曹德荣、战斗英雄杨保孝……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的名字在耳边萦绕。
当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文化艺术中心进行了慰问演出。李前光在演出前致辞。他说,60年来,一代代兵团儿女秉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满怀“大忠于祖国,大孝于人民”的赤胆忠心,像戈壁红柳、大漠胡杨一样植根于祖国的边疆,用热血和生命屯垦戍边,谱写出一曲曲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赞歌。这次中国文联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兵团学习慰问,就是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与广大文艺家一起,深入火热沸腾的兵团生活,更好地向兵团人民学习,汲取创作营养和素材,为人民群众送上优秀的精神食粮,丰富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演出以“兵团魂”为主题,分为“故事——不是传说”、“奇迹——不是神话”、“兵团魂——是守土开疆,共筑中国梦”三个篇章。整场演出,感动无处不在,观众噙在眼里的泪水是对自己或是对家人奉献边疆的感同身受,雷鸣般的掌声既是对艺术家的肯定与认可,更是一种对自己所做的选择的无怨无悔。刘兰芳、迪丽娜尔、牛群、苗博、雅娟、徐涛、岳红、吴兢、霍勇、刘斌、郭蓉、阿斯根、杨帆、斯琴格日乐、“美声四季”组合、王红丽、王琴、惠敏莉、王艳、茸芭莘那、乌兰图雅、哈孜肯等艺术家,为兵团干部职工带去了评书《康熙买马》、诗朗诵《致以共和国的敬礼——献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歌曲《我的母亲》《当兵的人》《爱中华》《我爱你中国》《唱支山歌给你听》、歌舞《祖国不会忘记》《五星红旗》《掀起你的盖头来》《想念》《套马杆》、情景表演《让历史告诉未来》、手风琴独奏《中国风》和豫剧、黄梅戏、秦腔、京剧选段联唱等节目。为兵团的干部职工们奉献了一场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内涵丰富的文化盛宴,几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歌舞团以及当地演员也为观众献上了精彩节目。艺术家还现场与观众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60年来,兵团人硬是将戈壁滩开垦为自己生存的家园,“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一位普通哨兵的心声,诠释了几代兵团人血液中延续流淌的兵团精神。演出期间,画家毛水仙、杜希贤、柴京津向兵团赠送了画作《胡杨礼赞》;书法家徐利明、乔平、邵志军、马奔抒写下兵团精神,送给兵团的建设者们;摄影家包旭东、刘英毅、魏勇向兵团赠送了提前深入当地拍摄的兵团模范照片。
难忘美丽那拉提
与兵团精神的“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拉提的“柔”。18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伊犁州新源县开展慰问活动,那拉提这个传说中太阳眷顾的地方让来到这里的艺术家们兴奋不已。当天下午,小分队来到72团红军团老革命遗孀福利院看望了生活在那里的革命遗孀。八九十岁的老人们在烈日下等待艺术家们的到来,她们来自祖国各地,河北的、河南的、四川的……为新疆的生产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问到她们的爱人,“早就牺牲了”“走了很多年了”“是海军”,她们说这些时是笑着说的,没有忧伤,更多的是为他们自豪和骄傲,他们苍老的脸上留下的不只是岁月的痕迹还有许多美好的往昔故事。80多岁的曹银花老人主动和艺术家合唱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啊,年轻时是豫剧演员。”身边的老人说,她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感动。李前光将摄影家刘英毅和魏勇为老人们拍摄的照片亲自送给她们,老人们仔细端详着照片中的自己,觉得不像了,她们都没发现自己原来如此慈祥而美丽。
当晚,在新源县广场开展了“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来自各个民族、各个门类的艺术家与新源县上万名父老乡亲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60周年。李前光在致辞中表示,伊犁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60年艰辛开拓,60年春华秋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伊犁各族人民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铸就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的到来,不仅是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创新;同时也是深入边疆学习汲取艺术营养的机会。演出分为“民族大联欢”、“共唱中国梦”两个篇章。艺术家们轮番上阵,为新源人民献上了一场包含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朗诵、器乐、杂技等多种形式,凸显民族特色和当地风俗的文化盛宴。骏马、牛羊、毡房、草原、群山、云朵……新疆的美,无法用语言形容,摄影家们的镜头也不能留下所有的美景,艺术家们纷纷表示,他们带来的是欢乐,带走的是心中的美景与草原人民的热情。
这次新疆之行,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还分别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文化艺术中心和新源县举办了两场书画笔会交流活动,艺术家们现场挥毫创作书画作品多幅,歌颂了兵团精神,留住了那拉提的美景。此外,领导和艺术家还参观考察了伊力特酒厂陈列馆,走进生产车间与职工们亲切交流,并在车间举行了小型的慰问演出,艺术家与职工现场互动表演,气氛轻松愉快。
致以共和国的敬礼——献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
□ 蒋 巍
寂静,千古的寂静,无边的寂静……
沸腾,突然的沸腾,广阔的沸腾!
以天山为书脊的一部史诗,突然打开,
南疆北疆,站起一个壮丽的黎明!
为了向历史、向世界、向人民宣告——
你属于中国,我们来了!
铁流滚滚,十万雄师,
带着山东山西的乡音,带着广西广东的深情,
带着身体里的弹片,带着大江南北的伤痛,
永远,在车轮上擂响一声声进军的呐喊,
永远,在冰山上留下一排排冻僵的大兵,
永远,在戈壁滩点亮一堆堆青春的篝火,
永远,在大沙漠种下一个个铁打的军营!
一封家信来了,全连彻夜难眠,痛哭失声……
一个新娘来了,全团洗衣洗脸,梦想爱情……
活泼的湖南姑娘来了,战士们叫一声“小辣椒”,
苗条的上海姑娘来了,战士们叫一声“豆芽菜”,
胖胖的河北姑娘来了,战士们叫一声“哈密瓜”,
壮壮的山东姑娘来了,战士们叫一声“山东大葱”。
地窨子里闹起了新婚夜,谁是新娘啊?
连长把脸盆一翻,上面写着“李月清”!
新郎笑了,新娘哭了,
哭着哭着,生下五个大兵!
风卷大戈壁,映日军旗红,
军垦第一犁,弯弓射苍穹。
铁骨敲天山,昆仑响晨钟,
汗水洗明月,化作满天星!
一个月,两个月,没有青菜,战士们患了夜盲症。
连长下令,把新到的青菜集中给一个年轻的战士吃,
因为他是深夜带我们回营地的眼睛!
茫茫戈壁,朗朗月光,一排黑影,
光脊梁的战士们手拉手,在行进,行进,行进!
他们看不清道路,却高唱着: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呵呵,让历史作证:
我登上高山之巅,再没下来过!
我进入茫茫沙海,再没出来过!
我拿起砍土镘,再没放下过!
我种下一棵树,再没离开过!
五十年后,一群老兵见到王震将军雕像,
老泪纵横,立正报告:
司令,你交给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
接着,他们唱起了“跟着毛泽东”……
老兵的一生,留下一片心血:
清泉、绿洲,花果飘香。
老兵的最后,留下一座墓碑:
姓名、籍贯,永远向东!
衰老的爹娘和我的姐妹啊,
故乡的明月和我的童年啊,
请原谅,一生的远离只为一个家:中国!
一生的牵挂只为一个梦:中国梦!
军人的一生只听一个命令:北京!
如今,
大漠黄沙,泪拥十万英魂,
新疆大地,崛起百万新兵,
屯垦戍边,书写千古史诗,
兵团三代,排成万里长城!
我亲爱的新疆啊,
你是中国的一块花手绢,
你是中华民族怀抱的冬不拉琴。
昆仑、天山是你的琴弦,让我放声歌唱;
绿洲、花园是你的笑脸,让我如此多情。
姑娘们的舞裙旋转成遍地花海,
库尔班大叔的花帽编织出漫天彩虹。
你的每一朵山花都绽放着祖国的骄傲,
你的每一棵小草都牵动着我们的深情。
你的每一寸土地都连接着中华大家庭的家园,
你的每一条道路都是中国的动脉,在强劲地跳动!
爱,在这里盛开,
情,在这里奔腾,
心,在这里凝聚,
梦,在这里成功!
我亲爱的新疆啊,
你神圣不可侵犯,
你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寸土地,都不能碰!
犯我中华天威,就是撞我钢铁长城!
这是百万兵团战士的呐喊,
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意志,
这是十三亿中华儿女的誓言,
这是中国的闪电,中国的雷霆!
(炸雷轰响,闪电掣动,天山雪峰,如花大地,欢舞人群,国歌响起,天安门广场上,国旗升起……)
请全体起立,无论各位是不是军人,
请向我们伟大的祖国,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
(本诗为作者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
艺术家感言
刘兰芳(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我觉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是值得庆贺的,这是个回顾,也是总结,更是我们学习的好机会。在战争年代,他们作过贡献,当和平年代祖国需要他们转变身份,他们立刻就扎根在边疆,是兵也是民,在这不毛之地的戈壁滩上开辟出一片绿洲。非常了不起。他们自给自足的同时又是哨兵,守卫祖国的西大门,人民的安危幸福是有他们的功绩的。这么一个团体,20万大军,如今变成了270万,安居乐业到了第2代、第3代,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可爱的人。应该拿起笔来,写出更多的作品来歌颂他们。来到这里演出,用艺术作品去团结人,我觉得是很有用的,因为艺术没有民族之分,人们都在欣赏艺术。我们来了代表着一层意思,国家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协副主席)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的来自各民族的艺术家志愿者“送欢乐下基层”来到这里意义重大。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我们到老百姓当中去,跟他们面对面交流,送去艺术和欢乐,我认为这是艺术家最大的幸福。通过我们的歌声和舞蹈能够给各族群众带来党中央、自治区对各族人民的关心,让各族人民能够感受到国家的温暖。我相信我们所有的艺术家们会用自己最大努力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杜希贤(画家)
这次能够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感到非常荣幸。一代代兵团儿女用热血和生命屯垦戍边,谱写出一曲曲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赞歌。作为艺术家,我们有责任用自己的创作描绘他们的英雄形象。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通过采风将新疆的时代风貌与人民生活记录下来,并举办画展进行呈现。虽然我已经快78岁了,但仍旧非常想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新疆的美展现出来。像这次我们共同创作的《胡杨礼赞》,就是以绘画的形式赞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
乔平(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书法家)
来到新疆,与去过其他地方的切身感受大不一样。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让这个地方保持稳定,各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是我们的大政方针,所以对于我们内地人来说,更有这份责任来支援边疆,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文艺对于促进民族和谐太有好处了,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新疆地区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的土地。我们到这里,把文化送过来,把欢乐送过来,对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对于促进这里的稳定、团结、和谐都是很有好处的。
岳红(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
我朗诵的那首诗写得非常好,朗诵的时候全身心投入,通过诗歌里的每一句话体会到兵团里老一辈为建设新疆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我们演出完就走了,他们要在这里世世代代的生活,虽然说改革开放了,这个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比起内地来差距还很大,能坚持一辈子非常不容易。我内心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之情。时代发展很快,但是也很浮躁,希望更多的人能感受到这种正能量,体会到这种精神。现在的年轻人太需要这种民族精神、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要互相团结,要把国家建设好,让人民幸福,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徐涛(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这次在朗诵演出的时候,我感到没有办法不激动,兵团战士60年坚守在我们祖国的边疆,垦荒、屯垦、戍边,把自己的青春、理想和生命都放在了这里,足以让人感动,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在60年后的今天,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份初衷和理想,非常值得我们去崇拜、去为之感动。在我看来,兵团精神概括起来便是矢志不渝、坚守初衷。所以,此行我们不仅仅是要把欢乐送到兵团战士的心里,同时,我们也和各民族人民欢聚在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这将对推动无论是内地还是边疆的发展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王红丽(国家一级演员,两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今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在参加慰问演出的过程中,我见到了很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革命的遗孀,感触很深。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在台上唱起《花木兰》的时候,有一位河南籍的老妈妈激动地站起身来和我一起唱。是这些坚强而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天,她们不仅将兵团的子孙后代延续了下去,也将兵团人坚持、坚守、奋发向上的精神传承了下去。另外让我印象很深的是,这里的生活尽管在物质上并不是那么富有,但大家都非常快乐,幸福感远远超过大城市,更没有大城市的浮躁。
斯琴格日乐(蒙古族歌手)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这里送欢乐,我们不仅演出了,而且也看到了美丽的新疆风光。文化艺术对少数民族间的团结非常重要,比如,我学习哈萨克族的歌曲,今天就会用哈萨克语演唱给大家听。如果有一天我能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50多首歌,我觉得会很有成就感,这样也便于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习惯等,对民族文化的发扬非常有好处。
阿斯根(空政文工团藏族歌唱家)
这次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美丽的新疆,庆祝兵团60周年的生日,深刻感受到了兵团人屯垦戍边、建设新疆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儿女的一分子,也是作为少数民族藏族的一员,我祝愿兵团的未来更加美好,也希望所有的兵团人更加奋进建设好边疆、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祝愿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