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唱响新世纪雷锋歌——刘青 宋怀金专访
新华网
2014-03-14

想起你的名字,雷锋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我是主持人王瑶。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曾经创作过《祝你平安》《山不转水转》的作曲家刘青,以及曾为《平安相伴》《另一个世界的你》而作词的词作家宋怀金老师。请他们一同来与我们探讨雷锋的旋律。首先请两位向网友打个招呼吧。

刘青:各位热爱新华军网的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刘青,很荣幸今天来到新华军网做客,和你们相见。

宋怀金: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青年局的干事宋怀金,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相见,一起来分享和探讨雷锋的旋律,谢谢。

主持人:欢迎宋老师,我们知道在您的创作中有一首歌叫《想起你的名字》,是歌颂雷锋的,那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首歌吧。

宋怀金:这首歌是2012年的3月份创作的,因为当时中央号召推动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我作为全军青年工作中负责学雷锋活动的同志,开始更深刻的钻研有关雷锋的资料,看了大概四、五百万字的雷锋资料以后,我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想写一首新时代的雷锋歌曲。写出来之后我把它拿到战士中去,征求战士的意见,他们觉得还不错,这首歌我写的还是比较满意的。

主持人:是什么让您产生了创作这首歌词的灵感?

宋怀金:因为我以前对雷锋的了解还是局限于小学老师给我们讲的《雷锋日记》、雷锋的故事等。这次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在更深的学习了雷锋的资料以后,发现随着对雷锋的认识和理解的深入,对雷锋精神的感觉也更深刻了。他已经不再是以前我理解的那样,比如学雷锋就是做好事。而是更多的上升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那在您的创作中做了哪些大量的工作呢?

宋怀金:首先是资料的准备,其实在看那些资料之前我还没有想到要去写一首歌,但是看的越多越深入,比如我对雷锋事迹或他的日记中有一些疑问,像社会上、网上传说的一样,那些疑问我也是有的。但是随着我对雷锋资料的深入了解,这些问号慢慢解开之后,我就觉得有必要去写首歌词了。

主持人:刘老师,您当时为《想起你的名字》谱曲是什么情形,您是怎么看到这首词的?

刘青:《想起你的名字》是一首歌颂雷锋同志的歌。那是2012年的时候,2013年就是(毛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从小雷锋就是我们的英雄、榜样,虽然已经过去50年了,但他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他的光辉形象、他的事迹依然鼓舞着我们现代的人。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却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一颗螺丝钉般不可缺少的作用。

所以在学习雷锋50周年纪念的时候,我非常有欲望去创作一首歌颂雷锋的歌。我的好朋友怀金有一次给我打电话说他写了一首歌颂雷锋的歌,叫《想起你的名字》。听到这个名字我就特别感兴趣,我让他读两句给我听,他就读了。当时我听完心里触动了一下,被这个歌词感动了。它的立意很新、很鲜明,一下子就能撞进你的心灵,一刀封喉、一针见血,能够一下子让人记住,而且以前从来没有人用过这样的语言和角度。歌词里没有提到过雷锋,但是语言中都是雷锋的事情。鲜明、有力量又很有新意。所以我马上就说这首歌词不要给别人了,给我留下来,我来为这首歌好好打造一个旋律。

歌颂你的精神,雷锋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入伍后深受雷锋精神的感染,这首歌勾起了您对雷锋的哪些回忆呢?

刘青:小时候学雷锋就是做好事。那时雷锋精神教育我们不论再苦再累,只要帮到别人就是好事。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上学的路上经常看到有的人拉着板车,重庆有很多坡,路上不平,还有很多转弯和上坡,我们就回去帮着人家推车;还有,小时候看到很多人挑担子,即使那时候个子小,我们看到人家背东西很辛苦,也会让他们休息一下,把担子抢过来扛在自己肩上帮助别人挑一段。 就是这样的小事,在那个学雷锋的年代,大家都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去帮助别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都想学习雷锋,做雷锋那样的人。

现在,到部队之后我慢慢成熟了,学雷锋对于我不再只是学他的精神。我开始思考我们来到世上为谁而活、为谁而学、为谁而工作,慢慢的我就明白了,应该要为了国家和党,像他那样一心为人,爱憎分明。

主持人:您与雷锋之间是有一种共鸣的。

刘青:对,他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的楷模,也激励我们像他那样去做事、做人。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首歌和以往歌颂雷锋的歌曲有所不同,一改往日激昂的情绪,以抒情的旋律为主,那么您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有什么考虑呢?

刘青:艺术不能重复,真正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以前有过很多歌颂雷锋的好歌曲,但是我不能去走老路,那样就没有创作的必要了。 当时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学雷锋纪念日”不到50周年,但是雷锋依然温暖着我们,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更多对他是一种崇敬、一种敬仰。所以当时就确定这首歌应该以抒情为主。

这首歌分为两大部分:前面是我对歌词的理解还有自己对音乐上的追求,有一种叙说性的感觉,所以前部分主要以舒缓优美的旋律引进来;到了第二部分,也就是副歌部分,在颂扬他的同时,也坚定了我们一种信念,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要走雷锋的路,做雷锋这样的人,所以歌曲前部分非常平缓,后面为了体现这种坚定的信念用了很多大的跳动,在连绵起伏当中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就像在山河、在天空、在陆地到处都有他的名字,一股暖流回荡着。我用了很多类似八度的大跳,从最低的音很快的扩展到最高的音,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我们要做雷锋那样的人的信念,所以用了这样一个手法来表现。

主持人:宋老师,我们知道这首歌全篇都没有提到雷锋,但是句句都离不开雷锋,您当时为何会想到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它与以往歌颂雷锋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宋怀金:你这个问题问的挺好的,因为我在写的时候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我想这首歌应该赋予它持久的生命力。出于几个考虑,一个是我比较了一下以往的雷锋的歌,几乎没有找到哪一篇、哪一首歌里是没有雷锋的,都有雷锋,那么如果在一首歌里面直接把雷锋这个名字点出来的话,我觉得它就有局限性。

我想写这首歌的时候是从雷锋进入,来歌颂雷锋的事迹和精神,同时也要放大到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思域来考虑问题,所以说我在写的时候里面没有一个字写的是雷锋,但是字字句句又离不开雷锋。从雷锋进入,再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来,我是这样考虑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首歌获得了《解放军报》的“首届长征文艺奖”,那这个奖项除了对您是一种肯定之外,对您来说还有什么含义呢?

宋怀金:其实评奖的时候我不知道,评了奖之后《解放军报》文化部评委就通过宣传部的艺术局跟我说您的一首词获奖了。我还不知道是哪一首,他们说是《想起你的名字》,他们认为这首词写的确实好,所以就参评了,然后就获奖了,我也很高兴、很意外,我是这样一种感觉,但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我觉得这首词饱含了我对雷锋的情感,饱含了我对中国梦的一种向往。

主持人:刘老师,从您专业的角度,您怎样评价您创作的这首《想起你的名字》呢?

刘青:我只能说我很喜欢这首歌。因为它带着一种热爱、真挚的情感。在写这首歌的时候我还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还经常联系怀金同志,常常半夜找到他,把自己写的歌唱给他听。 这首歌的编曲都是我自己构思设计的,一个主题在不同调型上展示。那种恢弘的气势,绵延万里的山河、成千上万人的场面通过音乐的手法在调型上展现出来,激动心情不言而喻,通常在歌曲里很少用这样交响性的手法,它很丰富,包括乐队的编制,可以在很短小的一段中产生很强烈的对比,用来烘托更多的人踏着雷锋的步伐前进的精神。

主持人:那您觉得新时代的雷锋歌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刘青:新时代的雷锋歌曲,一个是语言要新,音乐语言不能让大家太熟悉,要勇于创新,但是也不能新的太古怪,要让大家接受。当然了,作为歌曲还要好听、让大家爱听、好唱。这样才能达到歌曲吸引人、感染人的目的。

传承你的文化,雷锋

主持人:宋老师我们知道您曾经重走过雷锋路,也是《永恒的丰碑》这本书的主创人员,同时您还参加了很多雷锋的宣讲活动,那么对于您来说雷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宋怀金:这个问题也是我跟青年学生或者战士们的交流中他们比较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到底认为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和熟悉的一些表述方式来说:我心目中的雷锋就是:一位阳光、帅气、向上、进取、真诚、友善的邻家大男孩。我觉得他非常的真实、可信,而且很可爱的,同时他的事迹和思想又是可敬的,非常值得我们敬仰,他又是可学的,因为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是可以学到的,所以我就觉得雷锋是一位阳光、帅气、向上、进取、真诚、友善的邻家大男孩。是一位可信、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了邻家大男孩,我们也知道2012年的时候您曾经在一个北京的高校做过雷锋的专题演讲,那么您觉得在当代大学生眼中雷锋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怎样看待雷锋?

宋怀金:那是2012年我和我们局长一块儿陪同北京大学的叶静怡教授和团委书记阮草等二十多位团委的干部和志愿者代表到了沈阳军区雷锋团进行了参观和学习。 从抚顺到沈阳的路上,有两位女同学在外面说话被我听到了,她们说看了一天我们还是不太相信雷锋,我说那么我们回到沈阳以后再一块儿进行讨论。那天晚上我们从九点半开始在会议室里讨论,一直讨论到夜里快两点钟,我跟他们说可以把大家对雷锋的所有怀疑、质疑和疑问无限制的提出来,我会就我所知的和大家讨论一下。 她们提了很多问题,跟网上秦火火质疑雷锋的那些问题一样,有的是照片摆拍、补拍、皮夹克、女朋友、工资单、捐款、日记是不是他写的、他文化不高为什么能写那么好的日记这些问题,我都根据我所知的一些情况跟他们做了一些讨论。最后她们说:我们相信了,真的相信雷锋,相信有这么一个人,相信雷锋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来。

有一位团委干部说,我毕业了留校在北大五年,觉得自己成了个橡皮人,通过今天晚上对雷锋的讨论,感觉自己又重新燃起了激情,后来他还经常跟我联系,就通过那一次的讨论,给他的人生带来很大的转折,他觉得他要以最大的激情来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主持人:那在这次讨论当中,您对于当代大学生对雷锋的质疑是怎么回应的呢?为什么当代大学生会产生对雷锋的质疑?

宋怀金:我觉得质疑是好事,质疑说明他关注,如果他根本就不关注你,他就不存在质疑了。所以我们作为思想政治的工作者,不怕青年质疑,应该和他们一起讨论,把问号解开一起来回答这些问题,只有这些质疑都解决了之后,大家的认识才更深化。 我觉得关于对雷锋的质疑有几种情况需要分析一下:一种情况就是纯粹对雷锋一无所知的人,他不知道雷锋的情况,外界说什么他就认为是什么,人云亦云,这里面的一些青年有的也是善意的,并没有什么恶意,就是有时候觉得好玩。“你说雷锋那么艰苦朴素,他怎么能穿那么贵的皮夹克啊?他怎么有好几个女朋友啊?”像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人有好奇心,那么实际上我们把这些问题跟他们分析解答了之后也就好了,像我刚才说的北大的那个例子;第二种情况就像网上的一些人,他们就是以雷锋为噱头,想赚得眼球、赢得粉丝、提高点击率,所以挖空心思,找这些质疑,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三种人就是纯粹的一种怀有不端正的目的、恶意的目的来恶搞雷锋。不光是恶搞雷锋,刘胡兰、黄继光、董存瑞都成为了他们恶搞的对象。

我是这样认为的:这纯粹是意识形态里面的尖锐的斗争。这种情况下,首先我们要跟他们讲清楚,同时也要相对的进行一些辩论。所以我觉得质疑是好事,我们不怕别人质疑,不怕对手质疑,只要你把它说清楚了就行,质疑不是更好么,质疑了以后反而给我一次说清楚的机会,所以我们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不用怕质疑,要勇敢的面对。

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我们青年工作者,要有这种敢喊“向我开炮”的勇气,让这些炮弹都打向我们,然后我们就可以回击他们,所以根本就不用怕。事实证明,我和青年学生、青年官兵的交流中,只要我把问题说清楚了,把一个真实的雷锋告诉大家了,大家是愿意相信的、乐意相信的,是愿意向雷锋学习的。

主持人:雷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最真实的,那在您看来雷锋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宋怀金:那太有意义了。雷锋精神极具时代价值,特别是对青年来说,我写了几句话,就是写了雷锋的几件事情,我概括雷锋叫:“苦大仇深,枯木逢春;真诚友善,知恩报恩;好学上进,秀外慧中;目标笃定,机遇纷纷;阳光灿烂,魅力青春;一日三省,正气养身;已化基因,熔铸人伦;一花开放,百花芳芬;谁堪一比,度己度人。” 这里边有很多青年人可以学的东西,比如他真诚友善、知恩报恩。共产党救了他,给他吃的、供他上学,他是一个孤儿,一直得到党的关爱,他把满腔的热情,回报给中国共产党、回报给毛主席,所以他是个知恩感恩的人;同时他还是真诚友善的人,他说我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活的更美好,我的歌里面也有这句话,“用微笑换来微笑,活着就是让别人活的更美好”。现在我们的青年人,是不是真诚友善呢?是不是应该知恩报恩呢?这个报恩,有报党恩国恩,有报亲恩,对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老师同学、战友,都应该有感恩的心,没有这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不对的;还有一个叫好学上进,秀外慧中。雷锋好学太明显了,学习改变他的命运,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应该好学呢?很多人在埋怨自己的境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可以像雷锋那样好学?他曾经学习的时候把灯泡放到被窝里,把枕头都烤焦了;他个子非常小,别人都笑话他说你别练了,再练投弹也投不及格的时候,他最后通过刻苦的练习结果投了一个优秀,他克服自己很多的缺点、缺陷去获得了成功。目标笃定,机遇纷纷。雷锋瞄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就百折不挠,非常坚韧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为什么机遇对雷锋都是扑面而来?他克服了很多困难以后机遇都朝他来,就是因为他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力前行。所以我们现在的青年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要像雷锋那样,咬定目标不放松。 雷锋的思想,包括我们现在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讲仁爱,重文明,守诚信,从正义,尚和平,求大同的思维价值。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话,我认为在雷锋身上都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同样这种精神这种价值观是穿越时空的,当代青年同样需要,同样应该去践行它,这种思想也融入了这首歌里面。

主持人:那么刘老师对于您来说,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雷锋精神又给您带来了什么?

刘青:雷锋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朴实中又彰显他的高贵,从我上小学的时候到现在,他的精神一直给我们启迪。“假如你饿了我就是一粒粮,假如你渴了我就是一滴水,假如你累了我就是一张床,假如你感到寒冷我就是一缕阳光”。就像我们军队为人民,是和人民的利益站在一起的。我们活在世上应该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人,无所谓帮多大的忙,只要有一个乐于助人的心就是好的。雷锋同志在这一点对我们起了很大的作用。

主持人:刚才您说了很多关于雷锋的歌曲,我们也能感受到您有抒发不完的情感,如果有机会,您还会创作和雷锋有关的歌曲吗?

刘青:当然。雷锋是我们的榜样,歌颂雷锋是我永远的心愿,他的精神永远不灭,所以歌唱雷锋的歌曲也永远不会消失。

主持人:宋老师您呢?那您觉得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创作有关雷锋的歌曲吗?

宋怀金:会的,肯定会的。当我创作歌曲的时候都是我对某一领域的最高认识。雷锋的研究还在深化,所以我作为全军学雷锋活动的一个组织人员,我在研究雷锋的问题上也在不断深化,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就可以学雷锋。随着对雷锋的研究越来越深化,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向雷锋同志的学习又掀起新的高潮,我相信我也会有新的认识,那么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我会用音乐的方式把它阐述出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