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恒大音乐与传统唱片公司究竟有什么不一样?恒大音乐收购了多少唱片版权?
宋柯:因为没有官方统计,所以也不敢说我们就是老大,或者是占百分之多少,我觉得在内地百分之十几应该有,比较正规的出版物,像网上流传的二十万首网络歌曲谁也不知道,这个就不算了,大致这些年内地正式出版过的流行音乐的份额我觉得我们百分之十几是有的。因为像太合麦田攒了八年也就才1000首,我们这一次收了3500首。
腾讯娱乐:当时是说晓松老师负责音乐制作方面的一些事,您是负责产业这方面的事务是吗?
宋柯:对,他管意识形态,我管经济基础。我们俩从16年前麦田音乐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分工。那个时候我就是总经理,他就是执行总监。我觉得这种搭档不管我们在不在一个公司,基本上这十几年大概都是这么过来的,比较习惯,没有什么陌生感。
腾讯娱乐:现在恒大音乐成立了已经有小半年了,现在运作情况怎么样?
宋柯:当时恒大音乐徐总给我们定的位一个是突出在版权方面的运营,当然版权的运营不仅仅是收购一些就行了,也包括新版权的运用。另一方面在版权产品创新这方面做点事。另外一大块就是演唱会。当然我们就拿自己人试手,也靠着做晓松的演唱会来锻炼团队,来摸市场,来去研究市场,然后研究合作方,研究演唱会推广,所以基本上这半年当然也有别的合作。
另外徐老板和晓松都对做新人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依然还是希望通过恒大音乐这个阵地推出一些新人,第一个人就是周子琰,现在基本上已经在制作初期。我觉得三个还挺充实的,版权的充实上像我们跟央视的合作,做《直通春晚》,以及在春晚上的一些合作,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版权,等于这个节目整合了这些歌,春晚里面的一些歌,歌本上我们都可以运营它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手机这些。这一直也是我们团队的强项。
所以就是收购老版权,管理老版权,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这样,包括你们腾讯,老版权的价值再利用,新版权再产生,做周子琰是新版权,跟央视合作大型节目也是新版权。怎么利用这些版权去获得价值这是我的事。然后演唱会现在用晓松这个做一个敲门砖,我们慢慢独立操作,去研究演唱会的市场。新人从周子琰开始。包括像这次,因为《直通春晚》这个节目是囊括了12家大的选秀,实际上我和晓松也在观察。
腾讯娱乐:前几天有一个新闻是几大唱片公司联合向网络公司收取包月费,您听说这个消息了吗?
宋柯:那倒不是,其实网上目前传的所有消息都不太准确,无论是在发起人或者是在商业模式,或者是在收费模式,大概都不是很准确。但是这个趋势是准确的,我觉得未来互联网走收费的道路大趋势肯定有的。因为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音乐界叫苦了,现在互联网也叫苦,现在大概只有腾讯在互联网音乐上做得还有滋有味风声水起。大概其他家都不是很满意,因为腾讯毕竟有他自己的用户量和收费模式。
百度用户量、新浪用户量也不少,但是我觉得做得比较成功的应该说是腾讯,腾讯大概用这种会员制的方式,绿钻什么的,在营收上和利润上都做到了一些。大家也都在看,知道整个行业可能需要有一些类似腾讯这样的做法,才会让音乐行业长久发展下去。对于很多互联网企业来讲,如果全部都免费,实际上他也受不了,卖的广告也不足以。现在大家都知道版权已经规范了,我们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还是很规范的。那他也承受着版权方的压力。
另外,本身像带宽、服务器、编辑人员、技术人员都需要钱,所以现在免费的午餐大家吃了这么多年了,也差不多了。比方说我们音乐行业是做早餐的人,互联网企业是开店面和端早餐的人,如果这两种人都干不下去了,那些免费吃早餐的人就吃不下去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市场杠杆下,市场经济已经到了这么一步,这个杠杆确实要调整一下。在淘宝上买东西要花钱,在网络上看影视作品要花钱,看书要花钱,玩游戏需要花钱,为什么到了音乐就变成免费的。这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状态,所以这个大趋势我认为是对的。但是具体的方面我认为都还是在传言阶段,没有到实操的阶段。
腾讯娱乐:比如说像视频网站如果要是买一个电视剧的版权可能要砸下千万这样的数字。唱片对于网络公司来说现在是一个样的价码呢,或者说目前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宋柯:千万都是少的,前一阵子大概一集将近200万一集,一部就是几千万出来了。唱片上面,均到每张唱片上很少,当然每张唱片的投入量确实不如影视作品大,但是适当的比例上来讲,如果影视剧可以卖到千万级左右,当然不是每部都卖到的,咱们就说比较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如果能卖到几千万一部的话,那一张优秀的唱片应该是卖到,从投入产出比相比较,应该是卖到几十万,在一个网站上。
整个一个曲库卖几十万差不多。如果像之前,比如我们3500首曲库,我大概也就能卖到几十万,3500首就350张唱片。当然不能说每张都好,至少我觉得拿到一个几百万是应该的,如果有商业模式的话。如果每个网站能拿到几百万,意味着做一张新唱片,你能拿到不少不比原来做传统唱片的时候收的少。在90年代或者是2000年初级的时候,大概一张优秀的唱片我们大概还是可以收到两三百万的版税的。现在在互联网上一张优秀的唱片我认为很少能收到几百万人民币。
之前我做过刀郎,刀郎在彩铃上火,那个很多,大概真正的收入,虽然我们收到的没那么多,但是真正的收入应该是上亿,他一张唱片。所以说其实文艺作品,或者说娱乐产品也好,娱乐产品本身它的价值真不是和投入有关系。并不是说你这个电影是因为你投了5000万,你就应该去卖3000万,或者6000万,也不是说一张唱片你只投了,比如说刀郎这张,我知道他第一场雪那张,大概也就花了两三万块钱人民币,但是这张在传统唱片卖了400万张正版,就意味着大概将近1亿、2亿的人民币。在彩铃市场卖了1亿到2亿。所以这就是娱乐产品的价值所在。
但是也有可能一张唱片投了500万进去做这张唱片,但是它真的卖不出钱,可能卖5万块钱。有这种时候,就像你投了一个3亿的电影,可能票房只有3000万,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本身这个行业就需要一个“三高”,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最后一条高风险才是确定这个行业的真谛,因为没有高风险的话,谁都来做高投入高产出的买卖了。所以只有高风险在这,你必须得有高产出的产品才能保证高风险的机会。否则谁也不做,只有高风险,不会有高产出,那这个行业就不会好,没有人去做。
现在唱片行业到了一个,音乐行业到了一个,只有高风险,没有高回报。现在所有的这种改革和趋势,都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回归到这个“三高”。现在我们只有高投入和高风险,没有高回报,所以这个行业没有人做。所以现如今需要的是让高回报也回来,首先当然最应该解决的就是互联网。因为现在互联网它基本上已经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音乐产品的消费者,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必须要研究互联网的音乐产品,其二要研究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其三要找到很愿意做良好商业模式的合作方。这里面可能就包括腾讯、甚至包括百度,包括所有这些目前在做互联网音乐的企业。只有这样的化才能真正让这个行业回归到一个良好的运转机制里面。或者说白一点,你才能有好歌听。
当年唱片工业还算正常的时候,我们那会儿,不算欧美,不算日韩,华语乐坛一年至少20首金曲,就是大家所有人会唱的,这个歌好听大家才都去唱。但是现在这几年,我觉得一年有两三首金曲就差不多了。大家都说你们音乐人做的,不是。音乐人的人才都流失了,不光是歌手流失,制作人、创作人、录音师、乐手,稍微有点别的本事都去干别的了。所以留不住人,整个这个行业确实不会制造出好的作品来。我认为这是一个因果关系。所以像你刚才说的,回到刚才那条新闻上,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怎么一个良好的市场杠杆也开始调节的时候了。
腾讯娱乐:唱片公司还有网络公司,达到一个大家都比较合理商业模式,是什么方式比较合理?
宋柯:都有,我觉得腾讯这种包月制的就很好的,事实上这两年的运营业证明这一点,我觉得是一个好的模式,但是也可以单曲下载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真正的还不在这两项,因为我老觉得在网上听没有回归到,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是一个歌手,以前歌手最骄傲的时候,比如说你采访他的时候,或者他去演出的时候,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喊一嗓子说,请大家去买我下个月出的新专辑或者是新唱片。然后底下这些歌迷知道去哪买,唱片店买。然后大家知道,原来你要喜欢这个歌手,你即使在广播上,在歌友会上听得到他的歌,你还是愿意跑到唱片店里买一个这个歌手的专辑。
腾讯娱乐:新媒体网络和唱片公司的关系,您觉得目前音乐产业跟新媒体的关系是不是还是处于一个尴尬期。
宋柯:我不认为是尴尬期,原来才是尴尬期,原来网络老是偷偷用,老是用各种灰色手段偷偷侵权,那个时候挺尴尬。现在第一版权意识增强了。第二,他也发现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音乐产品的经营,新的商业模式,如果大家不能合力做出来的话,最后大家都吃亏,谁也做不下去。因为版权公司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音乐公司就会不停的用版权费的方式去压制渠道,渠道又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他就只能去倒贴钱去做这个。音乐到今天仍然是互联网诞生以来永远排名前三名的应用,可是这么大的一个应用到今天收不到钱。其他的大应用已经收到不行了。
排三名的应用里面那两项收得很高兴,只有音乐。这其实是很不合理的,所以不尴尬,大家现在挺好,经常坐下来聊聊天,谈一谈。
腾讯娱乐:现在等于说这个收费模式还没有到达双方都满意的状况。
宋柯:这个不叫双方都满意,这个双方都满意也没有用,还有消费者满意不满意。所以这就是一个尝试过程,消费者肯定也要满意。因为带来一个问题,这是我个人观点,如果现在是MP3音质的东西你提供给大家,我觉得包月似乎可行,如果纯的说你下载一首歌就1块钱,2块钱。如果这个音质确实难以接受。所以意味着一旦大家决定准备收费,音乐行业马上要制造出另外几种更加先进一点的东西。比如说游戏工业人家从单机游戏转换成网游让社交功能更加强大以后,网游的收费远远比当年单机的商业回报要好。电影不用说了,电影有3D,电视有高清的。如果在互联网收费,产品本身的品质是你要收费的前提,大家愿意为这个东西去付钱。如果还是在原来大家可以免费听的渠道上的,我在这个基础上马上转变为收钱,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来讲也是要准备好,一旦要进入这个,你能不能拿出一个吸引人的互联网音乐产品,让大家愿意收费。大家现在关心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腾讯娱乐:包月的新闻一出,就有好多网友反映,要试听到吐也不肯花钱听音乐。
宋柯: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讲传统唱片,我们这一代过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在电视上看或者听免费的,你也可以听到吐,但是你还是会去买唱片。我们小时候听的半导体也好,包括现在的网络电台,它的音质一定是不好的。其二,你总归还是想有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好玩的东西。所以一会儿我可以给你看看未来的产品是什么样的。
腾讯娱乐:现在恒大音乐正在着力研究新技术是吗?会有哪些突破?
宋柯:对。正在研究,现在还不敢叫突破,现在是叫初期。我对这个产品的构想是比较复杂的,这个需要技术硬件的配合,所以应该还有一段时间。至少现在我们来看,我认为是有机会的。
腾讯娱乐:现在有很多APP唱片已经成了一个时髦了。APP唱片目前出的这几个人,你有关注吗?
宋柯:我有关注,这个都不是我们做的,我觉得比较好玩的是一帮小孩做的,我认为还挺有意思的。里面涵盖了一些新的理念,这些孩子我认识很久了,我知道他们一直在做这个东西,我觉得那是一个方向。但是在我脑子里面那个远比现在的APP唱片要复杂。它实际上会变成一个让消费者觉得很有吸引力,充满创意,而且是可以改变,可以补充新东西的。原来唱片做到最后,唱片公司为了让歌迷多掏钱,就会出什么封面版,精装版,珍藏版。到了APP时代了,我觉得APP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它已经到了一个时代是说我们可以绕过所有的这些运营商,互联网站,然后自己在一些开放的平台上,像苹果,安卓也有收费,不管怎么说,这个产品从免费的版本到可收费,可收多少费,每月收还是一次性收。所有这些东西的探讨是很有趣的。(宋柯展示CMCB的APP唱片)
这是一个北京地下嘻哈乐队的,叫CMCB。除了它具有唱片的功能以外,看乐队的照片,这是乐队的介绍,包括卡通形象。实际上满意了原来唱片所满足的,但是它在听的过程中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我觉得这帮小孩厉害就厉害在他们已经找到了一些好玩的地方。比如说他把听这首歌和切水果的游戏结合上了,在切的过程中实际上我在听这首歌,这首歌已经开始了。可以边玩游戏边听。四首歌是四个不同的小游戏。
这是第一首歌,你就玩这个游戏。你从这里面再往后倒,卡通形象。整体往后想,它其实蕴含了非常多的未来深入的收费方式的粘性。这些都是我们所探讨的。如果这种东西成形,这只是其中之一,我刚才说因为会有几种很有趣的产品,这只是一种之一,但是这一种就已经给我们描述出未来这个行业的可能性。到以后歌手再去宣传就不会很羞涩地说你们去视听,去腾讯包个月吧。包月这个事听着其实挺寒碜的一件事。特别费心费力做了一张唱片出来,包月什么概念,就是这唱片扔在那,扔在一大堆人里面,然后大家想听哪个就听哪个,没有像以前歌迷捧着你的唱片,然后眼泪都流下来的感觉。
但是这个东西有,以后比如说CMCB去演出,有全国30场巡演,每次巡演的时候,哪怕在一个几百人的酒吧里面唱,他也可以骄傲地对这些人说,你们到App Store去下载我的唱片去,可能有点贵,30块钱或者是10块钱。但是在未来我上来可以免费,没有问题。所以这个产品就带来了比原来唱片更大的想象空间。唱片有几个特别无聊的事,我个人都很讨厌唱片这些毛病。比如说一张唱片得10首歌,从乐队来讲,从歌手来讲,其实是挺痛苦的事,你找来了8首特别好听的歌,你出不了这张唱片。因为大家都觉得唱片不卖到10首就觉得吃亏了,因为唱片是统一定价。
全世界都是,唱片刚出来的时候在美国卖15美金,在日本卖20美金,在英国卖18美金,每一张唱片都这个价钱,只有到后期大甩卖的时候可能便宜到10美金,不管怎么样统一定价。但是这个东西不一样,我是一个新人我觉得我没有那么多歌迷喜欢,我想让他们多喜欢一点,上免费的,等免费差不多了,我来5块钱10首歌。你固定歌迷已经很多,我能不能上来就50块钱?无所谓,有这个可能性。这个东西就是看你怎么想了,歌手怎么想,音乐人怎么想,经济公司,唱片公司怎么想。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就是打开了一个比以前唱片店更加好玩的,琳琅满目的一个商店。在这个商店里你可以随便选,这个免费那个花点钱,那个花更多的钱,来表示你对这个歌手的喜爱。
这个我认为要远远超过现在咱们探讨的,你是去视听还是下载,还是包月,还是分次,还是视听听到吐。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其实未来视听已经没下载这一说了,只有在APP上有,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客户端,不是一首歌,不是一个音频文件。现在如果按普通的这种消费方式,我还是MP3,一个链接是一个音频文件的话,这个东西根本就不用下载。因为现在的网络环境,我在家看美剧,我没下载过,我想看我直接就看了。现在带宽已经足够了,试想两三年后呢。所以对于音乐来讲,这个已经变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腾讯娱乐题。我自己是这样想,以后的百度、以后的腾讯、新浪乐库、微博、网络电台、SNS,所有这里面播音乐的地方都像当年的电台和电视台。当然会付费,付的是广播费,完全是我的个人观点。那么什么是原来的唱片,就是类似这些东西的,这些东西才让你唱片公司直接去销售,那么我们就会把腾讯等等当成原来的电台也好,这样消费者也不会对电台有什么太高的要求。
你要能到立体声就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到高清数字电台就已经很好了,但是数字电台得通过机顶盒,现在通过互联网这么听挺好,不需要追求太高。但是发烧级的现在也能解决了,我说另外一种新产品,那天有一个深圳的公司找到我,一个工程师,他拿了一个东西我觉得很好玩,在国外似乎也有,但是深圳这个更小更轻便。就是一个这么大很薄,大概有iPhone一半大小的路由器,但是这个路由器是专门为音乐产品做的,你只要做一个岔口,它直接可以插到你们家的音响或者是家庭影院上。这个路由器接的是Wi-Fi,你们家只要有Wi-Fi你就可以通过这个路由器,你可以把CD机扔了,因为这个路由器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但是这个路由器解决这个问题它的要求什么?一定不是要这个MP3了,因为MP3你放到好一点的音响上一听音质就显出来了,低音高音都没用,48K听什么。这个路由器通过Wi-Fi环境就可以传出品质更加高的,甚至可以达到原来发烧碟的音质。如果这样的话,你想发烧碟还有吗?
大家说有唱片卖,不是没有卖,发烧碟不就是唱片吗。我告诉你,以后发烧碟也没有了,这个小玩意往你们家音响上一插。你说不着急,花点时间下,下一部电影还得花一小时呢,你想听一张音质很好的发烧碟花上一小时够了,比电影小多了。所以你要明白未来互联网会提供非常多种类的新产品,不仅仅是大家现在说的视听、搜索、链接,戴上耳机这样。所有这些东西都会变得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腾讯娱乐:等于说新技术和新媒体会改变整个行业。
宋柯:必须改了,在娱乐产业我个人认为是有四块,电影、电视、游戏、音乐。人家那三块占的带宽要求的硬件水准都比我们的要求高,但是这三项全部都实现了,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实现了已经比较好的商业模式。独独这个最不首带宽和硬件限制,包括软件技术,也是因为它技术不高,所以它才更泛滥,反过来说,我们这个行业多么的迟钝,迟钝到我们最应该做这件事的我们没做成。人家那些特别受限制的都做成了。一部电影可以在互联网卖多少钱,一部电视剧卖多少钱,一个游戏可以收多少钱,这简直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我不得不为我们的行业悲哀,我自己都觉得脸红。
自打有了互联网,从2000年互联网应用开始进入家庭,我们本身也享受到所有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玩游戏、收邮件、看新闻、购物、看电影、看电视,我们所有的音乐人都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甚至很多音乐人在用互联网做音乐,你都可以异地录音,一首歌都不用大家去一个录音棚,你可能用一个美国的吉他手,日本的一个贝司手,中国的一个歌手,这个事就能办,大家这么依赖互联网的一帮从业人员,到今天我们没找到任何一个对于我们自己产品可以应用得很好而且还可以赚到钱的东西。我们难道不应该觉得羞愧吗。所以这是我们这两年一直在反思和探讨的问题。
腾讯娱乐:刚才说到APP唱片,您也说了它的粘性非常高,相比之前的传统唱片它有一个延续收费的东西,那它的成本相比以前的传统唱片是高还是低?
宋柯:看怎么算,如果成了规模性以后,应该不高。因为现在没有仔细测算过,这样想,它肯定比传统唱片省钱。第一省掉了物理生产,不用再去一两千万的生产线压片、印刷、包装、运输、仓储、零售这一系列的物理成本全部都没有了。
腾讯娱乐:像苹果这样的技术巨头,您感觉会颠覆整个现在音乐产业的现状吗?可以拯救音乐产业么?
宋柯:颠覆说不上,恢复会好一点。不用颠覆,音乐行业基本上快死了,在国内。我觉得恢复差不多。拯救我不敢说,我觉得大家老老实实干自己擅长的事就好了。
腾讯娱乐:我们之前聊到APP唱片,之前好像曹方有张APP唱片。
宋柯:那也是头一波小孩。
腾讯娱乐:是钟声他们的团队?他们那张唱片感觉没有这个唱片有互动玩的这个,那张唱片可能就是画面的质感比较着重。
宋柯:对。因为他们也是一个小团队,不管怎么说人家开始这么做了,这个挺好。
腾讯娱乐:之前采访过钟声,感觉他是对音乐产业已经绝望了,才投入到新的领域中去。
宋柯:我觉得在动力上我跟他们这些年龄的孩子心思是一样的,因为我不能再忍受这个行业没有产品,大家只能做点艺人经济,这有一点太没有抵抗力。我还是希望像刚才讲的,艺人可以很骄傲地说可以到哪买我的唱片。
腾讯娱乐:我觉得那完全依赖于比如说技术,现在有苹果手机或者是有智能手机的这个人可能在大的城市比较多,在二三线城市,虽然这是一种趋势,但是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到达这种。
宋柯:你说的智能手机是这个,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个。你知道现在最便宜的智能手机多少钱吗?不到三百块钱,不但不到三百块钱,如果你买一个运营商套餐运营商免费送,所以对二三线城市根本不是问题,这是现在硬件的市场状态。一旦智能手机上了以后,所有都慌了,互联网、运营商都慌了。移动互联有一个就是突破了原来对大家的封锁。
当然腾讯在这方面做得最好,微信也好,都是最好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因为一定是有这种突破,你能想象如果腾讯突破了另外的一些其他竞争互联网企业,或者是运营商的一些束缚,你想腾讯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智能手机是最好在这个市场的,安卓平台可以随时下各种客户端,免费的。所有的产品实际上都嵌入在这个小方块里面,这个小方块就是未来的魔方,所有这些小方块都是魔方,这里面是免费还是收费,这些东西都是不可知的,但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我们以后坚决要往小这个小方块里面进。所以我说的意思就是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快,因为二三线收入再低的一个小孩,甚至他还是一个中学生,这些孩子出来运营商可以送他一个智能手机,一旦他手里有了智能手机,去玩什么,下什么,为什么付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就是行业与行业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往下面来说歌手跟歌手之间,制作室和制作室之间的竞争,就拼谁更有创意,谁的音乐更好听,谁的客户端更好玩。
腾讯娱乐:这对唱片产业来说,是一种恢复。
宋柯:对,所以这是一个更好的时代。
腾讯娱乐:现在还有类似于唱吧这样的应用,这个是跟音乐公司版权有没有界限。
宋柯:我觉得他们没想好,公司现在都守着自己各自的版权,就等着谁出来,谁版权上没有解决清楚,这个公司发展会比较有问题。也不光是唱吧一家。
腾讯娱乐:等于他们现在还是在用免费的东西。
宋柯:这个我不知道。
腾讯娱乐:如果要是不基于版权购买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宋柯:我觉得没有希望,因为早晚的事,所有的运营模式都没有考虑到版权真正介入,如果你这一块没有想好收费模式,也没有想好收完费以后怎么跟版权方去分这个钱,那我觉得这个前景就不明朗。
腾讯娱乐:现在有很多音乐的应用,现在真的音乐产业已经从原来的音乐唱片投入到新的技术,新的应用上,这个行业是不是就需要一批新的人才的输入了。
宋柯:这批人的输入不一定要输入到唱片公司,就跟当年的唱片公司一样,不研究你的CD是怎么压出来的,哪款CD生产成本更低,音质更好,储存量更大,其实唱片公司不太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他吸引的人是进了音乐行业还是进了相关的行业这个无所谓,进到腾讯也可能,也可能进到唱吧,所有这些应用得需要一些人才,这些人才得多少了解音乐。
就像你是磁带厂的,或者你是CD加工厂的,你对音乐一点不了解也不行,因为你做出这个产品以后,你要营销,推到零售店,这批压多少要了解。这些新型的人才势必会加入到音乐或者是跟音乐相关的团队。像我当时在太合麦田的时候我们就有数字团队,当年这些数字团队全部是当年做通讯、IT的这些人,他们来时间长了以后,他们也会慢慢了解音乐的一些需求。我觉得人才的流动,商业的模式的改变,都是市场的杠杆在调节,什么时候能实现你说的吸引到更多的精英的人才,其实之前这些年音乐行业的人才一直在流失,很多有本事的人慢慢都走了。
现在能回归,不光是以前的那些,比如说做录音的,或者是做设计的,或者是做制作人的,或者是作曲的,不光是这些人,可能反而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比如说产品经理、技术研发,市场经理这些人才可能会来。但是前提是如果这个人做的是,不能光靠一门热情,完全靠热情不行,唱片公司要养得起,一个月月薪在两三万的产品经理,还得养一个月薪一两万的软件工程师,这些人你养不养得起,就看这个行业恢复得情况。
腾讯娱乐:唱片公司更需要一个比较优秀的产品经理?
宋柯:不一定。其实我倒觉得很多唱片公司,尤其中小型的基本上考虑怎么把音乐做好。还是在一个词曲谱开始,把它变成一个母带,录好音。这个过程需要很多专项人。一旦母带形成了,自然这个东西就会产生价值。举一个例子,其实很多艺人不一定需要配一个产品经理,一个工程师帮我做这些开发,那些成本其实很高。当时我做麦田音乐,我就算赚了钱我自己会去买一条生产线吗?我不会去买一条生产线,因为我没有必要去买这条生产线,我也承担不起这条生产线。我这个公司一年就算做一百张唱片我也喂不饱这一条生产线,所以对于很多公司来讲,未来这些新的东西来讲,真的没必要每家公司都会做这个。只要你的东西好,自然会有人替你做这些事。
你说我这个公司要做到,这些东西一定要有,没有问题,你可以,但是我觉得目前的情况来看,几年内,以目前音乐公司的底子做不了这个事,那你就把音乐做好就行了。
腾讯娱乐:把音乐做细了,自然就有了。
宋柯:对,因为这些人会去研究怎么把这个商业模式做得合理,你只要去维权我一定要分到这样的钱,因为我的东西够好,我要分到这样的钱,你只要研究好这个。我们所有做音乐的人,都去做类似这样的,往中下游去走我觉得是不明智的。
腾讯娱乐:等于说以前是从传统唱片到无线的转变,现在又从无线到新技术APP的转变,是处于这样的时期是吗?
宋柯:进入到移动互联网以后,原来的无线音乐和以前的互联网音乐,以前还算是壁垒分明的,在手机上做手机应用和在互联网上做音乐应用是两回事。但是在未来,为什么叫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意思就是说这两个事已经并在一块儿了,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
腾讯娱乐:这种情况产生,音乐人有点脱离唱片公司,现在也有很多独立的音乐人,等于说如果这种新技术越来越发展的话,歌手可能跟唱片公司的关系会脱离?
宋柯:这是一个好问题,那你说艺人会不会脱离开经纪公司呢?我也不知道,咱们一块儿探讨,这个问题我也想了,我只能说有这个可能性。但是天下历来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觉得艺人完全操作自己的事务,我指的是商业事务,我觉得不是很明智,不光是经纪方面。包括有的歌手自己可以当自己的制作人,甚至可以当自己的市场营销,有这样的艺人,社会经验比较丰富,比较敏锐。但是还有一部分歌手或者是音乐人,他可能就是数学界的陈景润,走路都能撞电线杆子上,满脑子都是数学。很多音乐人这类的也很多,所以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我也在想这问题,如果在这个时代我们还签艺人干吗呢?我们能帮艺人做什么东西呢?如果我们做的东西不够好,还不如人家自己做的的。
比如人家微博八百万,我们这算了半天到达率也没到达八百万,然后他这八百万还有影响到腾讯微博,又影响到了传统的媒体,影响到了新的媒体,媒体又开始就他的微博发表评论,回过头来微博又开始第二轮讨论,这些到达率来讲,都远不是一个报纸的采访,一个杂志的专访,甚至一个电视台的访谈节目能够达到的。那你说以后艺人还需要唱片公司和经济公司吗?
但是我自己的想法是这样,需要和不需要,实际上这个选择的前提就是你有什么本事是我干不了的。如果我需要一个歌手,就说明歌手有比我强的地方,他能唱,我唱不了,所以我需要歌手。歌手还需要老宋吗?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比歌手强的地方,他涉及到的事务上,音乐上也好商业也好,他有他需要老宋这样的吗,如果我不行,那艺人不需要,但是如果我确实有一部分行,那就合作。所以多多少少这是一个供求关系,供需关系。总得来讲一半一半。我自己因为也没想好,所以只能给你比较模糊的回答。
腾讯娱乐:这也没有一个界限,不能说什么样的歌手需要新媒体,什么样的歌手还是依赖传统的。
宋柯:目前音乐界,全世界完全歌手自己当老板的,还做得特别成功的,我认为凤毛麟角,很少很少。我现在能举出来的例子是J Zay,但是我不了解他的公司的运营体制,到底他只是当老板,只是说这个公司是他的,但是他底下的运营是不是他我不知道。韩国现在流行音乐这么强势,有一个JIP老板是一个韩国很有名的歌手,JIP这家公司做很多组合很成功,这个公司歌手是老板,但是有CEO,纯艺人自己打理的公司,在全世界我真没看见几个成功的。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合作化的社会,不可能一个人把什么事都给干了。
腾讯娱乐:比如说咱们恒大对于咱们新人周子琰,对于她来说,在这种新形势下,你刚才说了很多新的想法,又有什么新的对于艺人包装和推广的想法?
宋柯:老的新的都有,都在探讨,我觉得第一老招都还好用,但是新的招也得用,具体不能说太多,以我的性格我肯定会在新的领域里面,在新媒体介质这,周子琰一定会有这样一张唱片。我和晓松,从恒大音乐还是叫恒大唱片我们俩就开始吵,已经吵了好几个月了。最后是按我说的叫恒大音乐,但是晓松叫恒大唱片靠谱。我说为什么当时麦田音乐没叫麦田唱片呢。他想了半天,他说我就对唱片有感情。对唱片现在有感情你现在听唱片吗?买完了扔家了。我上次去香港买了四千多港币的唱片,回家一个都没拆,往那一扔,想听哪首歌还是网上找去。因为太方便了。
我们家搁音响那屋我也有一年多没进去了,号称叫书房的一个屋,我既没进去看过书,我也没进去听过唱片,也没进去看过电视。我现在看美剧就拿Pad看,看书也快拿这个看了,还有一点守旧,还看看书。唱片也拿这个听。
腾讯娱乐:对于音乐人来说本身已经发生改变了。
宋柯:对,所以周子琰肯定两个结果,实体唱片高晓松肯定要出,我也不反对,但是这个肯定也要出,高晓松也支持。
腾讯娱乐:选择周子琰这样的艺人是不是就有一种从一张白纸开始写起的感觉。
宋柯:我觉得你应该问晓松,应该是吧。声音太有特点了,我们也算是听过很多新人,一上来一出声就能把你抓住的新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你听到了谁谁谁,或者是听到了一些技术,但是上来他的声音本身就非常有辨识度,这么有个性的声音很难得,而且她确实很会唱歌。关键个人经历也很有趣。她13岁就组乐队去了,她就是一个摇滚乐队的主唱,然后14岁就跑北京北漂了。实话说我一直都很为我的经历骄傲,我都觉得我这一辈子过得够精彩了,她这么小,我们那个岁数还老老实实在学校上学呢。
腾讯娱乐:还回到产业的问题,前一阵乐华吸引了一个亿的风投,您怎么看这件事?
宋柯:挺好的,行业吸引资金总不是坏事。太合麦田2005年就吸引1亿人民币了,然后到2008年又1亿多人民币。这就是说当一个公司做得好的时候,就有外来的资本去看重你,看好你这个公司,我觉得这是大好事。
腾讯娱乐:你怎么看待这个公司这几年,因为他只成立了三四年。
宋柯:我觉得挺好,因为他的股东之一也是我一个校友,杨宁(音),我的一个师弟,特别好的朋友,杜华也是我的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因为原来杨宁是做SP出身的,所以他非常深入地了解数字音乐这一套体系,应该说是比我还专家的,杜华也是,所以他们两个都是非常有能力非常有想法的人,他们盯住艺人这一块我觉得经营得还是风声水起的。
腾讯娱乐:恒大音乐您刚才也聊了这些新的举措,是不是以后对于新技术的开发要相比传统唱片要着重得多呢?
宋柯:不矛盾,我个人对传统唱片的理解不是这个,我对于传统唱片的理解还是那个,如果我们在内容之上,因为恒大是有实力的公司,资金有实力,品牌有实力,我们团队也算有实力。如果都有实力的话,我们还是愿意往中下游走一走,这样的话这个事想得做得更有目的性。当你有好的内容的时候,同时也了解这个事。我当年做太合麦田刚开始的时候,当我不了解中下游的时候,完全了解,幸亏我学得快,校友多,做SP,做互联网有好多朋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当年的刀郎就不是挣一两千万的事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你知道一旦往中下游走的时候,就意味着对你有一个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对于市场对于产品更大的一个掌控度。不管怎么说传统唱片这一块,为什么我要跟高晓松搭档,徐老板看重的是我们两个人,而不是我们一个人之一,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既要有传统这一块的内容支持,也要有对于中下游,先不说我们做不做中下游企业,至少我了解了。
现在我更多的时间在探讨中下游未来的一个方向,我更感兴趣。刚才你聊的几个大块问题我都感兴趣,互联网收费的问题,新产品的问题,包括对于艺人跟未来唱片公司的关系。都是我一直在琢磨的。
腾讯娱乐:您刚才说的新时代来之前其实音乐产业已经停滞了一段时间,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的出现?还有小作坊式的唱片制作流程?
宋柯:其实音乐制作本身,内容产生过程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小作坊式的,大作坊不了。所样的创意产业都不是一个集团这种,比如说做冰箱的就是规模越大越好,创意产业不太是这么回事,在你出到这个产品以前,势必各种中中小小的企业,有可能都不到企业的级别,有可能是一个工作势,甚至就是一个个人。尤其到了互联网时代,其实连个人都可以产生这种内容。
刀郎当年就是用一个软件,在互联网找到了一个录音软件,拿一个破麦克风录的软件。当然现在互联网提供的东西远比之前要高级得多。到中下游的时候才开始集成,中下游不集成成本就太高了。其实中小公司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能出好的歌就能赚钱。现在咱们问题是这样的,没有百花齐放,有大公司吗?感觉都不大,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原来市场的奖惩制度没有实现,东西好卖更高的价钱,获取更高的利润,东西不好,赚一点小钱,甚至赚不到钱倒闭。这是一个市场的奖惩原则。
但是这个原则在音乐这基本上被扼杀掉了,你做多好的东西也挣不了多少钱,这个就有很大的问题,像太合麦田当年也融了很多资,但是整个市场环境不行,中下游不行,钱再多也没用。因为被压制到一个扁平的利润空间里面,根本没有爆发的时候,最后一算账根本算不过来,怎么做都没有用。所以大部分唱片公司在等待,等待中下游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的形成。
这个良好商业环境的形成,比如说我认为苹果就是好平台,腾讯音乐我还没看出来,因为不够清晰,苹果特别清晰。互联网企业现在有好模式的没有透明体系,想做透明体系的没有好商业模式。有了好商业模式不一定受到版权方的支持。所以一大堆问题,凝结成现在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大家慢慢想明白可以开始这么做,但是没有到你说的那么严重。想做音乐的人你给他再多的诱饵也不干别的,真正的音乐人,干不了别的。今年年初被大家用烤鸭的事说,其实是不对的,我不是音乐人,我真的去卖烤鸭的你也拿我没办法,我是一个商人,我当然想干吗就干吗了。
当然连我这样的商人我都抑制不住音乐的魅力,我又回来了,所以内容商本身很容易刺激起来。自打有了App Store以后,很多小的做软件的公司又活过来了。原来没有这个平台的时候,其实很多小的软件开发都死掉了,原因特别简单,就是平台不好。这么说,有一个好东西,一个小软件特别好,不是被微软收购了就是被腾讯山寨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当然腾讯本身有很强的开发能力。毕竟在互联网时代他确实是一个大家爬不过去的一座大山。但是这个来了以后,苹果的用户本身也是一个极大的群体,我可以不去腾讯,我就在这玩,当这个时代来临的时候。比如说原来的形式是这样,我开发一个软件,微软一看这个好,卖给我吧。不卖。我们可以再加一点钱。不卖。好,山寨。
但是以后在这个平台上不是这么回事,大家竞争一样,你开发能力再强也是三七开,弱一点也是三七开。可能一个类似愤怒小鸟的游戏我就火了。
腾讯娱乐:您怎么看好声音这个现象对音乐人的影响,今年这个夏天都是属于好声音的。
宋柯:我今天是第三次向媒体纠正一个观点,好声音的成功原因之一,是受了音乐界的影响,而不是好声音影响了音乐界。我举一个例子,导师是音乐界的大牌,是音乐工业培养出来的大牌歌手。所有好声音唱的歌,99%都是这个行业做的歌曲。选手都是在音乐工业里面摸爬滚打很多年,有已经是成名制作人的,也有很不错的歌手。还有大家经常会忽视的,这次好声音用了中国最好的录音师金少刚,用了最好的乐队之一王笑东乐队。这都是音乐行业的,这是音乐行业对选秀反过来的影响。
大家现在突然发现,第一你的概念叫好声音了,以后不能光说偶像。因为觉得好声音才吸引人,不能像以前电视台那么烂的音响,以前电视台,比如说这个制作成本是一百万,电视台会花八十万在灯光上,在舞台效果上,十万在评委上,然后五万在吃喝拉萨上,剩下五万块在音响上。现在发现,好声音这一点特别令人佩服,人家知道要用中国最好的歌手做导师,最好的录音师做现场音响调控,最好的乐手配乐。是因为他们尊重行业,愿意受音乐行业的影响。如果第二选秀不再尊重音乐,不愿意从音乐汲取一些营养,融到这个电视节目中,那你可能就达不到中国好声音这个地步。
电视台反过来找我们,因为大家知道原来音乐工业里面还有那么多很好的人,歌,东西没挖掘出来的。所以不是好声音影响了我们,实际上是大家互相影响。从电视节目来说这个做得非常好。电视节目的串联这是我们不会的,怎么剪,怎么煽情,怎么表达情感,那是电视表达情感。但是最终音乐在里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当然反过来每一期这样的好节目选手出来,给唱片工业的新人又弥补了一些空间,这也是好事。
腾讯娱乐:我们也看到好声音这个节目80%都是翻唱的歌曲,原唱很少很少,几乎没有。
宋柯:所以我说什么时候选秀对我们行业有什么影响的时候,就是选秀能推歌的时候。选秀自己推出一个歌,大家觉得这个歌太好了,这就有一点影响了。
腾讯娱乐:现在还是没有。
宋柯:其实也是有,但是不是主流,田中跟我探讨过,他说你觉得我做一个中国好音乐这个节目怎么样?我说什么意思呢?就是推作品。我当然支持了,但是问题他得去算行不行,这个比较危险,全是新人唱新歌。
腾讯娱乐:现在真没有这个实力是吗?
宋柯:我不能非得让人家这么做,我们也很尊重电视行业,电视行业很多的规律我们也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