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省音乐家协会考级迎来了第16个年头。今日南京点考试全面结束。昨日记者走进音协南京师范大学考点,看到特意请假陪孩子来考级的家长们在门外聚集成群,在平静中带着一丝焦虑。场面似乎并不火爆,省音协副主席石中光笑言:“我们毕竟不是超女,也不是青歌赛,只是一场以普及音乐教育,促进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考试,就是一场‘音乐庙会’。”
音协提供的数据显示,南京地区包括郊区在内今年参加考级总人数达到7000人,略高于往年6000余人。音协秘书长何山表示,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在不少有关单位参与进来“瓜分”江苏市场这块蛋糕之后,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这都对省音协考级的“垄断”地位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在昨天的考级现场,记者看到何山秘书长手中的考场安排表,监考老师两人一组,以英文字母排序被安排在各考场,似乎并无奇特之处。
今年的考试接近尾声,石中光指出,总体来看,由于社会音乐教育的不断规范化,考生的总体水平提高了,“乱弹琴”的现象大大减少,获得“优秀”、“良好”的人也多了起来。记者了解到有母女俩一起来考级的,原先是妈妈陪女儿学小提琴,后来自己也上手学了起来,两人同时考级,结果妈妈拉得比女儿还要好。但是,何山表示,差得离谱却想“冲关”的现象也存在,当然也有人是跳级跳得厉害导致考试水准下降。实际上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以很小的年龄通过高级考试,即使能达到,孩子也可能因为字都不会写无法通过乐理考试。音乐专家也并不提倡天才教育,那样可能导致孩子基础不牢。往年零星会有外籍人士参赛,今年记者发现名单上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老外们多了起来。据何山介绍,这里面有多种情况,有的老外原来就有音乐素质,来到中国不愿意放弃;有的老外在国内迷上了中国民乐,也会选择考级;还有在国外
留学的华人很重视孩子在国内的音乐教育,据说此次来参加考级的一对外籍双胞胎还拿了优秀。石中光透露,今后江苏考级主要会在省内中小城市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