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美娟:不表现百姓生活是失职
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
2007-11-05
吴月玲

奚美娟:不表现百姓生活是失职 

 
 
 

http://www.cflac.org.cn   2007-11-05   作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文联网 

  
 
 

  梅花奖、金鸡奖、华表奖、金鹰奖、飞天奖,这些戏剧、电影、电视方面的大奖,奚美娟都拿过,正因为这一点,她一直说自己是来自基层的党员代表,是工作在文化领域第一线的一名普通党员。近日,她刚刚参加了党的十七大,聆听了胡锦涛同志做的工作报告。她向记者表示,作为文艺工作者,听到报告后感到非常振奋,她还将继续以自己的创作贯彻十七大精神。

  记者(以下简称“记”):最近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您的作品。其中您在《保姆》中演一位脾气有点怪的中年妇女,这与您在电影中塑造的劳模形象有很大的区别。

  奚美娟(以下简称“奚”):最近拍戏时,到过一个小县城拍外景,走在街上被很多群众认出,他们上来和我聊天,对我的很多影视作品都如数家珍。当时,我的感觉特别好,获得普通百姓的认可,工作特别有成就感。我并不认为这些家长里短的电视剧与以前拍的电影有什么不同,这些都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记:您喜欢拍什么类型的作品?

  奚:希望接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时代,庆幸自己是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亲历者。当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无法想象今天能拍出那么多的作品。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文艺工作者不去表现百姓的喜怒哀乐,不去表现百姓的现实生活,就是一种失职。

  记:拍这样的电视剧与历史题材相比,对演员而言有什么不同?

  奚: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拍起来难度更大。离生活近的都是百姓们经历过的,如果出现一点点虚假的东西,观众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挑战。

  记:听说您正在青岛拍《小家大事》。

  奚:这是讲一对中年男女带着各自的儿女再次组合成家庭的故事,这样的一家四口一起创业开了家饭店,我饰演的母亲在饭店管账,可是丈夫的女儿开始总是自己偷偷地记账,生怕我占了便宜,不过后来女儿慢慢喜欢上了这位新妈妈。其实这是说人与人之间信任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也可以永恒。

  记: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小事也是社会的大事。

  奚:现在中年人再婚的情况并不少见。我希望我们展现的用人性的美好、善良化解家庭矛盾的故事能给观众一点启示。也许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处理得好,家庭就是社会的和谐因素;处理得不好,家庭可能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记:您还希望这部电视剧达到什么效果?

  奚: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离婚是婚姻失败的结果,离过婚的人或多或少有点悲观消极的情绪,他们中的很多人很难再有勇气重新面对婚姻。可是现在社会发展很快,我们的电视剧就是要展现热爱生活的人应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再婚问题,人生是充满希望和快乐的。希望这个电视剧能对遇上这类问题的人有所裨益。

  记:您扮演过不少现实生活中的劳模,哪位给您的印象最深?

  奚:1992年拍完电影《蒋筑英》后,我一直再没有机会与我扮演角色的原型、蒋筑英的妻子路长琴见过面。2005年,我到长春拍外景,去不去看看路大姐,我心里还有点犹豫。因为路大姐一直没有再婚,我生怕会看到老太太一个人生活的凄凉样子。我希望她的晚年幸福。总之,去之前心情很复杂。可当看到路大姐时,却惊讶于她的活力。我和她聊了半天,她一直在笑,而且是从心里冒出来的快乐。我的心一下就放下来了,感到很高兴。

  记:扮演了她们之后,您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奚:在我的演艺生涯中,我扮演了五六个女性中的佼佼者。我深深地感到扮演她们是个学习的过程,她们的事迹教育了我。作为艺术家接触她们,对我而言,是个良性互动,我希望能在我接触到的人生百态中吸取积极的因素。她们的言行感染着我,在漫长的人生中她们是照亮我前行的灯,这一盏盏明灯鼓舞我把自己的人生走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