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友鲍十
羊城晚报
2012-03-15
刘迪生

有一种物品,它将热烈与宁静完美结合;无论是在你孤独寂寞的时候还是在你幸福高兴的那刻,她都会陪伴着你;她就像红颜美人一样懂得你欣赏你温暖你,慰藉你的心……这神奇的物品不是别的,就是酒。

有一种人,他能从酒中品到真诚找到真谛,他也如同酒一样,一点一滴让人的心灵震撼,让人的世界温暖,让人的人生美好……这样的人总在你生活的不经意中出现,如同一杯你偶遇的酒,你品尝了就永生难忘,就成了你永远的朋友。比如,我的酒友鲍十。

鲍十是谁?他是一个著名的小说家。现为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文艺报刊社社长,《广州文艺》主编。作品多次获奖。中篇小说《纪念》被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让章子怡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他更是我的酒友,我的邻居,我的兄弟。

鲍十如酒一样,保持着兴奋与安静的状态。这是一种最佳的写作状态。安静读书是他人生中的最爱。在鲍十看来,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也是另外一种创作,那是一种与朋友交流的特别创作。他热爱朋友,热爱书。他对阅读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让我铭记在心。他说,读书可以养人,养生,养精神,养气质。

喝酒是他人生中另一种至爱。他觉得懂得喝酒和品酒的人,是性情中人,单纯、浪漫、理想化,只有用心去品味酒中韵味,才能感知其中的奥妙和做人的真谛。

我和鲍十同住天河。天河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常在天河北一带喝酒。我与鲍十不同的是,他写小说我写报告文学。我们不在天河的家里,就一定在去天河北喝酒的路上。

鲍十热爱朋友,更热爱酒。但他从不嗜酒。每次喝酒,他总能把持住。跟鲍十喝酒这些年,从没见他醉过。鲍十最喜欢微醺的感觉,享受那种放松,享受那种无我的状态。他总是一边喝酒,一边乐呵呵地小笑,喝到兴奋时,聊到开心时,他会很克制地大笑,这一笑,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此刻,他黝黑的脸通红,活像一尊雕像,让人想起一些古老美好的传说来。

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家就是他这般的。好比创作,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鲍十一直在勤奋地耕耘着,也取得了不俗的佳绩,可他从来不喧哗,不浮夸。他仍然那么安静,那么低调,那么沉稳地写着他的小说。他说:写作,是一种修行,写作,是一件苦差事,要耐得住寂寞……

一直跟鲍十喝中国白酒,高度白酒。一阵阵推杯换盏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芳香的气味,飘荡在这斑斓的都市里,浸染着我们的心灵。与鲍十饮酒,不为山河国事,不为风月情愁,甚是痛快。举杯的一刹那,如飘融在轻柔无语的冬雪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触及舌尖的是那阵阵春雨,是那一池碎萍的漫天浮想。

鲍十一看就是憨厚之人,高大的个子,厚实的肩膀,朴实的笑容,十足的一个东北大哥的样子,一点名家大师的派头也没有。鲍十体重颇有分量。有一次我动个小手术,鲍十和几个朋友来看我,他一屁股就把病房里的凳子给坐塌了。整屋子的人都笑翻了……

鲍十从来不愿意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不说春色三分,也不说尘土二分,更不说流水一分。

鲍十平常话不多,总是乐呵呵地笑着。酒后的鲍十话也不多。但一旦说起文学话题,他就活了,他就像个小伙子见到自己的心上人一样,激动地说个滔滔不绝,鲜活的亮光在他脸上闪着,可爱极了。

这时,看着谈笑风生的鲍十时,我总有个恍惚的感觉,以为他就是那个可爱的老头儿———汪曾祺。

我虽未见过汪老本人,但他的作品看了很多,在潜移默化中,我认为,汪老就该是眼前这个高大汉子这般气质的,厚实庄重又不失幽默豁达。巧的是,鲍十也特别推崇汪曾祺。鲍十几乎看遍了汪曾祺的所有作品,有些作品甚至反复阅读不知多少遍。他对汪老和汪老作品的热爱,痴迷到了另外一种热度。这样的热度,让人动情。鲍十说,汪曾祺的文字有着漫不经心的美和高度,他和他的老师沈从文一脉相承,无论是做人还是做文,都那么神似。他们并没有活在那个时代的表层,而是活在生活的深邃里。

鲍十的作品,越读越好读,越读越有种非常熟悉的汪曾祺味道。如果说,中国当代作家中,谁的小说与汪曾祺的小说味道最相近,我认为,是鲍十。

鲍十特别推崇汪曾祺。我特别推崇鲍十。我为拥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我为拥有这样的酒友而幸福。别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意思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所有的人都将各归其位。这句话使我想起了温和的鲍十。不知为何。我有点想落泪的感觉。这不是忧伤,是一种如同喝醉了美酒后的自然美妙。

我与很多朋友一样,愿意成为他的小弟———“鲍十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