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国标舞总会、北京市文联主办,中国残奥委员会、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香港轮椅舞蹈协会、香港国际标准舞蹈运动促进协会协办,北京舞协、北京东城区文联、北京国标舞学院承办的第15届CBDF国际标准舞“院校促进杯”公开赛暨北京轮椅舞蹈公开赛,于2013年3月21日至24日在北京市地坛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国标舞专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60支参赛团队近1000对次的学生和来自国内外数十对轮椅舞选手参加了38个组别的激烈角逐。
“院校促进杯”公开赛是中国国标舞总会(CBDF)主办的4大重要赛事之一,旨在促进国标舞专业院校教学质量和艺术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了解世界国标舞发展趋势的能力,通过邀请世界顶级国标舞冠军表演和国标舞大师授课,推动我国国标舞艺术事业不断进步,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丰富、水平最高的国标舞赛事之一。罗宾·肖特、肯尼·威尔士、阿兰·弗莱彻、黑泽尔·纽贝里、奥古斯托·奇阿沃、麦克·巴尔、科林·詹姆斯、尤卡·哈帕莱恩、汉斯·高科、凯伦·哈代等众多世界著名国标舞大师和世界舞蹈理事会(WDC)的权威人士应邀参加了比赛。此外,比赛还特别邀请了世界职业摩登舞亚军维克多·冯/安纳斯塔斯亚·穆拉夫耶娃、世界职业拉丁舞冠军迈克尔·马林托斯基/乔安娜·兰尼,以及来自俄罗斯的著名轮椅舞选手斯贝利亚耶娃·奥尔加/安东诺夫·谢尔盖、阿赫帕舍夫·古尔纳兹/莫罗佐夫·维塔利担任表演嘉宾。比赛云集了在英国黑池舞蹈节及重大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从“院校促进杯”中成长起来的杨超、谭轶凌、何艟、单菁等我国新一代优秀舞者参赛,他们正是从“院校促进杯”中起跑并逐步走向世界。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中国国标舞总会名誉会长、现已77岁高龄的高占祥为比赛开舞。同时,高占祥向长期为“院校促进杯”公开赛做出重要贡献的香港国际标准舞蹈运动促进协会会长刘少凡赠送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崇德尚艺 福报千秋”,中国国标舞总会换届领导小组组长胡珍宣布比赛开幕。
开幕式由中国国标舞总会副会长朱良津主持。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中国国标舞总会换届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毓珊、陈翘,中国国标舞总会副会长季孝明、会长助理王永刚出席了开幕式。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张光一代表组委会致辞,她勉励参赛舞者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希望国内外评审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祝愿公开赛圆满成功;中国残疾人体育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张俊杰在讲话中对“院校促进杯”公开赛首次举办轮椅舞蹈比赛表示祝贺,向昭示着人类伟大生命力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国内外轮椅舞蹈选手致以由衷的敬意,他表示,轮椅舞蹈比赛将令第15届CBDF“院校促进杯”公开赛异彩纷呈。
开幕式后,6所培养出诸多优秀学生的国标舞专业艺术院校向观众展示了各自的国标舞教学课程,以促进院校间的相互交流和提高,也充分显示出“院校促进杯”公开赛的赛事特点。其中,北京阎岭舞蹈学院以“教舞育人 艺无止境”的办学宗旨撑起了优秀舞者的梦想,也因此登上了英国黑池舞蹈节的领奖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的国标舞专业则采用拉丁和摩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节奏变化、肌肉控制、线条延伸、形态保持等注重技术实用性和舞蹈风格演绎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在展示中贯穿始终;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国标舞专业的院校,他们把“培养具备全面素养的学生”作为教学宗旨,鼓励学生发挥自身表演天赋,创作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质和艺术表现水平;广州市艺术学校国标舞专业十年风雨兼程,一路拼搏奋斗,国标舞专业教学体系独具一格,两度蝉联黑池舞蹈节拉丁、摩登集体舞双项世界冠军,被称为创造了国标舞的“神奇”教学;北京百汇演艺学校国标舞系的教学展示以狂野的桑巴切入,呈现出拉丁舞蹈的原始形态,而探戈的展示强调了舞蹈的戏剧性特征,伦巴中的现代舞元素使舞蹈看起来更加时尚,该校曾创编《生命的律动》获英国黑池舞蹈节拉丁团队舞亚军;建院近20年的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国标舞大专院校,学院始终保持与国际接轨的教学体系,坚持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音乐节奏与艺术表现力为教学重点,坚持运用国际标准舞元素创编和演绎艺术表演舞作品。6所院校的教学展示生动精彩,别具一格,受到广泛好评。据了解,下一届公开赛的教学展示将换做另外6所院校进行。
本届“院校促进杯”公开赛除了设置职业组、甲A组外,主要为21岁以下各年龄段的学生设立了组别,让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公平的比赛。此外还为普通高校的国标舞专业大学生和国标舞爱好者设立相应组别,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赛。
最终,杨超、谭轶凌获职业组摩登舞冠军,赵亮、苏薇塔获职业组拉丁舞冠军,何艟、单菁获甲A组摩登舞冠军,王棘、潘健卉获甲A组拉丁舞冠军。
据悉,中国国标舞总会(CBDF)“院校促进杯”公开赛每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成为我国国标舞艺术的重要品牌。这一赛事不仅推出了国标舞优秀人才,也为我国国标舞艺术事业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