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只爱唱歌的百灵——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 重庆音乐家协会主席张礼慧
中国播音主持网
2013-04-01
赖永勤

“美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张礼慧在重庆一大型国防兵工厂里长大,厂里一直非常重视文艺活动,这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文艺的熏陶。

“家里五姊妹都喜欢唱歌,我们的声音条件和唱歌的爱好,遗传了我的母亲。”张礼慧很小就显示出唱歌的天赋,在读书时一直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参加工作后,也是厂里文艺积极分子,尤以流行歌曲擅长,模仿邓丽君惟妙惟肖,伙伴们称她为“小邓丽君”。

“1977年,我哥哥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放假时带回一些磁带,用那种‘搓衣板’小三洋的录音机放给我听,那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对哥哥说,好美的歌声!”

哥哥告诉张礼慧,“这叫美声,也有人称它为西洋唱法,在声乐中是最难学的。”不经意与“美声”的一次邂逅,竟一下子就将张礼慧的心中的希望之火点燃,尽管哥哥说它在声乐中是最难学的,仍然挡不住“美声唱法”对她的吸引。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重庆歌剧院人才青黄不接,于是委托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面向全国招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定向分回重庆歌剧院。外形及嗓音条件好的张礼慧有幸搭上了这班车,从此走上了慢慢的音乐之路。

“初到北京人地生疏,但非常幸运,时任歌剧系系主任的程浩教授选中我成为她的弟子,全班20名同学她只收了两名,她没有孩子,完全把我们当作她的女儿一样,常常去她家里改善伙食,大家最喜欢吃我作的鱼香肉丝。程老师教学严谨,再加之自己的勤奋努力,每天几乎是琴房、宿舍两点一线,打牢了我的美声底子。”

有道是学声乐难,学美声唱法又难上加难,当记者问到美声唱法的观众接受度和市场景况远远低于流行唱法,是否为当初的选择后悔时,张礼慧说:“我从不排斥流行歌曲,有时还要演唱一些经典的流行歌曲。方法是为演唱服务的,无论唱什么风格的歌,关键要打动人,流行歌曲令人放松,容易让人与词曲产生共鸣,说得更通俗一点,流行歌曲好比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离我们很近,而古典音乐就像是心中的理想,能让人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感受的境界,能陶冶人的情操,能让生活中的一切情感得到升华,让人品格高尚,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二者可以互补。但我从不后悔当初的选择,美声,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故园恋》唱出了我的心声!”

1996年,张礼慧在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以一曲声情并茂的《故园恋》力克群芳,征服评委,获得专业组美声唱法第一名。这是一场异常激烈的竞争角逐,全国多少优秀的美声歌手渴望站在这个获奖台上;这也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示,他们的演唱水平将得到国家顶尖级专家的鉴定和认可。张礼慧以自己的实力证实了自己,也向培养她的学校和老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得到了这盏金杯的张礼慧对这些早已淡然,谈到两次比赛和获奖的经过,她说:“获奖固然高兴,但最让我高兴的是得到了《故园恋》这首歌。”

张礼慧告诉记者,《故园恋》本是沈阳音乐学院作曲家刘聪为辽宁一位业余美声歌手量身定做的,她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但一听钟情,有一种被深深打动的感觉:“我喜欢它优美深沉的旋律,更喜欢那泥土一样朴实的歌词,它完全是我的真实写照。”

由于涉及到版权,张礼慧希望得到它却无法得到它。幸运的是,王秉锐老师的夫人赵碧璇曾经为辽宁这位业余美声歌手担任过钢琴伴奏,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答应将这首歌让给张礼慧。在决赛时,张礼慧以极其投入的情感演唱完《故园恋》,已是热泪盈眶。当她唱完这首歌给评委致意时,发现评委席上,总政歌剧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越男老师的眼里噙满了泪花。

“小小的山村,我成长的摇篮,是你给我生命,山一样的性格

水一般的心田……”在采访时,张礼慧又一次唱起了这首歌,她还告诉记者,“《故园恋》已被列为中国国际声乐比赛规定曲目,同时也是我在各种演唱会的保留曲目,它不仅伴随我登上了中国美声唱法的最高奖台,也抒发了我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怀。一句话,《故园恋》唱出了我的心声!”

“《巫山神女》使重庆终于有了一部与国际接轨的歌剧!”

李丹阳、张迈等歌手在“青歌赛”脱颖而出后,纷纷选择留在北京。而在声乐事业上取得不菲成就的张礼慧,当记者问到她为何没有选择留在北京?她平静地告诉记者:“这一切源于两个字——承诺。”

记者了解到,张礼慧还在北京求学期间,就应海政文工团之邀,主演了歌剧《小野小町》,按她当初的发展势头,完全可以留在北京。“我们是签订了合同的定向委培生,如果要解除合同必须得交出5万元的学费,那个时候的5万元对我一个学生来讲,是个什么概念啊?”

当记者问到她有没有过抱怨,快言快语的张礼慧说,“当然有啊,我曾经选择到成都工作、出国留学,都与心中的怨气有关。”

好在张礼慧迅速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她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懂得了艺术应该是非常纯粹的,因为纯粹,它才美好和珍贵。想当年,卖掉心爱的钢琴去北京求学,一是为了程浩老师的临终遗言,二是为了心中的歌唱梦想,没有半点功利思想,但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承认和回报,真是应验了一句话‘你只负责精彩,上天自有安排’。她感到非常幸运的是,在人生的成长路上,总能遇上无私帮助自己的好人与贵人,否则,也难有今天的成绩。

更幸运的是,重庆歌剧院精心打造的大型歌剧《巫山神女》的女主角九妹,正等待着这位原汁原味的“重庆妹儿”去塑造。曾经在美国丹佛科罗拉多歌剧院留学的她,经过继续深造,有幸主演了《斗篷》、《波西米亚人》、《奥菲欧与尤莉迪切》、《修女安吉里卡》和《图兰多特》等多部西洋歌剧名篇,并得到外国观众的肯定和青睐。

经过数易其稿《巫山神女》,在全体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巨大成功,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张礼慧因成功塑造了“九妹”这一角色,也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并获得多项殊荣。但张礼慧并不完全看重这些,她说:“但我更高兴的是,《巫山神女》使重庆终于有了第一部与国际接轨的歌剧,它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用观众送我的鲜花,送走父亲最后一程……”

张礼慧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充满了真挚而朴实的情感,尤其是谈到病危的父亲,要坚持看到女儿开完独唱音乐会方才瞑目时,竟几度哽咽。

“曾是厂长的父亲一直是我事业上的坚强后盾,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国外,遇到困难挫折总会得到父亲的开导和鼓励。我是父亲最小的女儿,深得父亲的培养和教诲,记得小时候,四川省歌舞剧院来厂里演出,爸爸只有两张票,他就带了我一个人去,舞台上的一切都让我产生无限遐想,令人神往。”1999年10月18日,张礼慧在重庆文化宫剧场成功地举办了她的独唱音乐会,音乐会一开完她马上赶到医院,去看望病入膏肓的父亲。

“我用观众送我的鲜花,送走父亲最后一程……”说到这里,张礼慧眼里噙满了泪花,她动情的讲诉,差点让记者也掉下泪水。

“选择教学,是我歌唱事业的又一次拓展。”

曾经是重庆歌剧院副院长的她,如今担任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当记者问到为何有这种选择,张礼慧坦然地告诉记者,“国际国内许多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都曾经是非常优秀的歌唱家、演奏家。我在美国的老师茱迪丝.奥尔,曾经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歌剧导演,最后也选择了教学。选择教学,是我歌唱事业的又一次拓展。”

据了解,张礼慧上任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之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角色意识,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重庆各种演出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艺术团的精彩演出。

“行政工作对于我完全是个陌生的领域,但我必须适应,才上任的时候,忙得我无所适从。现在一切慢慢进入正轨,我自己的角色意识也慢慢到位。”

记者问,“舞台那么炫目耀眼,在讲台上难道不感到寂寞冷清?”

“讲台照样对我照样有吸引力啊,特别是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目光,我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说到责任,我们的话题又延伸到她目前拥有的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重庆音乐家协会主席、重庆环保大使等社会职务。

“这一切,源于另外两个字——责任!”张礼慧伸出两个指头,微笑地告诉记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