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突围突围》海报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3月19日,电视剧《突围突围》在央视八套播出,该剧以1934年寒冬时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突破国民党军队围剿的湘江突围战役为背景。湘江战役极为悲壮,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战,艰难撕开了对方重兵防守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的围剿企图,虽然红军突破了封锁线,但也付出了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战役实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是长征的转折点,不仅在军事上粉碎了敌人的阴谋,更重要的是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打下了基础。 《突围突围》集中讲述了湘江战役期间15天的故事,剧情紧凑,情节跌宕起伏。3月23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电视剧《突围突围》创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集中探讨了这部剧的经验。
突围,不仅是军事上的突围,还是战略上的突围和精神上的突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这部剧的历史品格是已经确定的,它主要侧重写精神上的突围,特别是在战争环境里人的精神的深化以及人的境界的突围,就这点而言《突围突围》是有新意的,它表现了一段重要历史事件中人的精神世界,比如国民党联络特使陈俊岩来的时候,他本来的立场是站在国民党一方的,但是一出场就让观众看到他并未失去作为中国人的基本良心,他昔日的恋人、如今的对手的信仰震撼了他,让他倒向了正义、真理、崇高的一边,这也是引领观众去接受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献身于人民的精神境界。 ”
与过往表现长征内容的宏大格局的电视剧不同, 《突围突围》是以湘江战役为大背景,剧情则集中在15天之内发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认为, 《突围突围》的突破在于时间跨度只有短短的15天,居然可以演绎成一部长达36集的长篇电视剧。他说:“也许这不会成为电视剧叙事的一个常态,但这个个案至少可以说明电视剧艺术的叙述文本和美学构成需要不停地创新,原有的条条框框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突破的,这样的创新观念和突破实践对于电视剧艺术的创作来说是十分可贵的。 ”
另一方面,曾庆瑞认为《突围突围》的新颖之处在于描写大格局下的小人物。他说:“这部剧没有正面讲湘江战役,而只是描写了湘江战役里面一个不大的局部战斗。过往的电视剧一定是采用宏大的神圣叙事策略,用非凡的人物、大强度的情节、大场景和浓厚的氛围营造出大声势、大气象以及巨大的震撼力与感染力,但《突围突围》不一样,写的是小人物,写一群小人物身上人性的升华、境界飙升以及革命的英雄主义等等,这拉近了他们与观众的距离。 ”
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 《突围突围》展示了平凡人的不平凡信仰和斗争精神,同时这种信仰和精神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下更显得可贵。他说:“剧中的残酷现实就目前电视剧中的暴力美学的呈现来看是比较写实的,否则形容战役惨烈的‘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的场景是不容易被‘80后’ 、‘90后’所感知的。总的看来,《突围突围》用新材料、新角度、新理念、新审美书写了中国革命,当然,对残酷场景和血腥场面的处理还可以更艺术一些。 ”
除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历史观以及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局部叙事, 《突围突围》还采用了画外音的方式,这在著名文艺评论家丁振海看来,是类似中国传统说书人的角色,他说:“画外音一是起连接情节的作用,二是充满了思辨、哲理、诗情,很多都涉及敌我双方价值观、人生观的较量,或者对人物深入地剖析,三是引领情景。 ”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认为,从反题正做的角度,写湘江战役确实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湘江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败,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最大的一次战败,但《突围突围》却写了最大的失败中一次出奇的小胜利,并在此基础上把戏剧冲突推向极致化,彰显了革命信仰、美好信仰、崇高信仰的力量,在极致的环境中拷问了人性,锻造了真正美好的革命信仰,把革命历史题材的极致化叙事策略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