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百里,是河北易县,千年古城,是砚台之乡。
为让古老的易水砚艺术瑰宝传承发扬,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淑芬、中国首届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邹洪利夫妇锐意创新,使易水古砚绽放新花。易水砚精品连续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砚”、“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品牌”等称号,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易水砚石料为上亿年前形成的水成岩,清弘治《易州志》载:“砚石有紫、绿、白、褐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借助砚石的特点,董事长张淑芬、总经理邹洪利制定了强化易水砚的艺术特性,增强其观赏价值的发展战略。他们带领研发团队,因料构思,巧用石眼,妙布俏色,设计定型,因材施艺,综合采用阳雕、阴雕、平雕、立雕、浮雕、透雕、锈雕等雕刻手法,结合雕塑、绘画、书法、石刻、木刻等艺术,研发出山水人物、花草鱼虫、瓜果李桃、飞禽走兽、神话传说、名胜古迹等几十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使易水砚这一理想实用的书写工具,成为观赏收藏的高档艺术珍品。邹洪利亲手雕刻的《乾坤朝阳》被法国时任总统希拉克珍藏,《双龙聚宝》砚分别被韩国时任总统李明博和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收藏,《葫芦宝》砚被德国孔子学院收藏。
他们首开中华巨砚制作之先河,利用易水独有的巨型砚料和技术力量开发研制出一方方惊世巨砚。《归砚》、《中华巨龙砚》、《菊花牡丹图》、《君子砚》、《家春秋巨砚》、《桃李天下》、《龙腾盛世,群星璀璨》等艺术精品分别被人民大会堂、中华世纪坛、军事博物馆、朱德纪念馆、巴金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收藏。2013年5月,重109吨的《归缘》砚被北京园博会收藏。这些形体硕大、创意新颖、造型奇特、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的巨型易水砚,代表了我国巨砚制作达到了非常高超的艺术境界,是华夏制砚史上的一大壮举。
为做大做强易砚文化产业,公司正在建设占地1000亩,总投资26亿元的中华砚文化博览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将成为中国文房四宝行业最大的产业聚集区,必将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次跨越。2006年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8年易水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邹洪利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易水牌砚台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邹洪利当选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2013年,张淑芬成为易县建国63年来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
古老易水砚绽放出时代的花朵。张淑芬邹洪利夫妇正挥动如椽巨笔,浓墨重彩绘制起中华砚文化产业的辉煌蓝图。易水河畔、狼山脚下的砚林奇葩正璀璨易县,光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