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纲:努力给音乐一个交代
北京晨报
2014-06-24
李澄

叶小纲用“绕着走”归纳自己的处世原则,“你看为什么河流总是弯弯曲曲?因为它总是绕着走,它躲避一切能躲的事儿,遇到障碍就绕开,但最终会流入大海,那才是它的最终目标。我就属于这种人。”

Tracks星踪

现代音乐节的音乐会也能卖光票?!不久前,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开幕式音乐会,开演前,竟然票房告罄。

对于熟悉现代音乐的人来讲,这种现象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在欧美,现代音乐的老家,关心现代音乐的人也是极少数,票房从来都是五成即是大卖,但在中国或者仅限于北京,尤其是国家大剧院,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无论这些买票者是出于什么原因走进这场音乐会的,但票房的现实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现代音乐在北京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听众的。日前,北京晨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现代音乐节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叶小纲,听他就本届北京现代音乐节和他本人的艺术追求做了详细介绍。

音乐节艺术总监叶小纲

没有叶小纲作品 更专注艺术质量

对于这次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开幕式,票房竟然卖光,叶小纲说:“现代音乐节在全世界都不会满座,我请来的外国音乐家都感到惊奇,开演当天他们想要买票,没啦!卖没啦!对他们来讲印象实在深刻而又疑惑,‘你们中国人这么喜欢现代音乐?!

叶小纲介绍说,这次跟大剧院是合作分账形式,“所以,我们有200张工作票,又多要了20张,然后又买了200张,总共不超过450张,余下的1200多张谁买走了我们完全不知道。这样一来,我们居然还收回一些钱,因为票价最高480元,我们曾希望降到200元,但大剧院不肯,要知道,现代音乐在全世界都是不敢卖高价票的,本来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关注。”

今年的开幕式没有演叶小纲作品,“顾不过来。我是现代音乐节的艺术总监,要管整个音乐节的进程,如果开幕式有我的作品,我总要排练,不能演砸。所以我学乖了,不演自己的东西。这样,我反而有时间盯节目册,往年尤其是英文部分,错误总避免不了,今年全部是我一个词一个词校对的。”的确,因为没有了往年排练的压力,没有了新作品的压力,叶小纲可以专心照顾现代音乐节了。

遴选制度要民主 认艺术不认关系

今年现代音乐节艺术质量出奇得高,比如钢琴独奏音乐会,虽然是下午场,虽然是在学校的小音乐厅,但场子都是满满的,最后站都站不进去了。演奏的都是利盖蒂、梅西安、古拜杜丽娜等一水儿大腕的经典作品,而且弹得是真好。对此,叶小纲表示:“现代音乐节只认艺术,而且是创意先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们有艺术委员会,大家说了算。这个我非常清楚,你作为艺术总监,必须把握艺术质量,否则你就做不长久。我们淡化个人的作用,强化艺术委员会的作用,就是遴选制度一定要民主。我们的艺委会是公开的,名字都有,谁都可以发表意见。”

作曲家叶小纲

歌剧《牡丹亭》 戏剧矛盾很鲜活

“这些年,学校的行政事务缠身,让我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去。人生苦短,我觉得,未来我要逐渐去行政化,将更多精力放在我还没有完成的那些作品系列上。”目前,叶小纲正在进行的工作就是给国家大剧院写歌剧《牡丹亭》,“大剧院为我请的导演是大剧院刚刚演完的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的意大利导演乌戈·德·安纳。我的音乐风格是在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往后一些,在勋伯格之前。从音乐上讲,应该是台下(乐池)比台上(演唱)精彩,就像瓦格纳,永远是台下出来的东西比台上好。看吧,等演出了就知道了。”

歌剧《牡丹亭》计划明年正式推出,“本来计划去年的,但实在忙不过来,再一算,连演员都凑不出来。就只好推迟了。”叶小纲说,“我的歌剧《牡丹亭》要写三部戏,连续三个晚上演完。元曲五十五折,只摘我需要的部分,但一个字都不改。元曲怎么写的我就怎么唱,不能唱的我就不唱,没加任何一个字。”

叶小纲由《牡丹亭》联想到前两年的《咏·别》,“很可惜,就是剧本有问题。所以,我还是打算改。这戏德国人感兴趣,美国人感兴趣,我一定要把它改出来。需要去做的事情很多,时间很紧迫,所以,我要开始转身,不能再做那么多行政工作,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我未竟的创作中去。等到我这一页翻过去了,人家拿什么来评判你叶小纲?你的作品嘛!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在历史上留下一点东西,一点就足矣!所以,这十年我必须努力。”

虽然是国家大剧院委约,但叶小纲说《牡丹亭》是他自己要写的,“是因为它的社会性,我把《牡丹亭》里的人怎么尔虞我诈、怎么整人都表现出来了。我把这些都夸大了,就是现代的《儒林外史》、《聊斋》,我的故事线索非常复杂,其实《牡丹亭》原本就那么复杂,只不过白先勇和传统京戏《游园惊梦》都只选择了情爱那一段,那也是《牡丹亭》最简单的故事和人物线索。我的《牡丹亭》中,家丁和丫环的矛盾、教书先生和老爷的矛盾都非常鲜活。还有一段金兵打中原的场景,我的音乐就跟瓦格纳《女武神》中的‘女武神之骑’一样,特别来劲,否则这个戏没有厚度。”

植物系列要首演 西藏系列有交代

明年,叶小纲六十岁了,“一定要有所作为。明年我还有一个植物系列《芒果香》要世界首演。我有很多的系列都在进行中,这个植物系列,我写的都是有毒的植物,芒果,我写的是青芒果。要知道,芒果只有成熟了才能吃,青芒果是有毒的。我还写了罂粟,还有南美的植物……非常有意思。另外,我的西藏系列还没有做完,西藏九大圣湖系列已写了六个,明年美国委约首演就是第七个了。只要我把九大圣湖系列写完,再加上《喜马拉雅之光》、《西藏之光》、《地平线》、《五色金幡》,我的西藏系列就应该算是有个交代了。”

叶小纲还有一个系列是专门跟人家重叠的,他解释说:“比如《大地之歌》,跟马勒的《大地之歌》重叠;还有《4分33秒》,约翰·凯奇不是追求静吗?我反着来;还有一个《谜语变奏曲》,跟埃尔加对着。这个系列要求你首先有足够的魄力,首先要是个腕儿,否则人家会笑话自不量力。《大地之歌》我已经站住了,全世界都演遍了,反响也很好。”此外,叶小纲还有一个交响乐系列,“已经写到第四交响曲,但一直没有整理出来。包括第三交响曲,EMI公司都出了唱片,但我还是不满意,要重新录制。我可能还会对应德彪西的《大海》写一个《海》的主题。我写五个就够了,现在还差三个。我也许还会写和尚系列,已经在写李叔同了。”叶小纲说按照系列写音乐完全是个人爱好,“我喜欢看书,喜欢看稀奇古怪的书,植物系列完全是个人爱好,这就跟集邮一样。今年还有两张唱片要录制……”

分享